在蓝国远郊的一座寒山上,有一座灵验的佛寺——曾经很灵验,只要来这里的人,求财得财,求女得女。
后来,这里却不很灵验了,据说是蓝国自开国时便有的诅咒,至于诅咒的内容,无人得知,只知因为这诅咒,蓝国所有的寺庙都不很灵验了。
只是蓝国人向来信奉佛教,他们相信心诚则灵,便还是会不辞辛苦从城中赶来这里供奉香火。
因这寺庙设在远郊,千百年来除了修缮,从未动摇,住持也一直传承,坚定地待在这里。因而蓝山国人将此地称作风雨寺,意指江湖动荡,此地风雨不催。
王后正跪在佛前,许愿自己能觅得佳婿。
背后传来一声咳嗽,她知是商夫人,起身相迎。
“就让你再歇会儿,为何又起了?山中寒凉,别冻坏了身子。”王后道。
“多谢王后娘娘体恤,娘娘原是为着臣妇的身子,才陪我来了这里,如今倒是王后日日在这里求菩萨,臣妇却是日日在偏殿里躺着了。”
“有什么要紧?你托着身子大老远来了,心之诚还不足以吗!菩萨看得见,也不会怪罪于你。”
商夫人笑着,走到佛像前面跪下,“求菩萨保佑我儿能与家人一聚,我愿赎罪。”
听见这话,王后紧忙陪她跪下,“菩萨在上,她混说的,请莫要怪罪。”她转头又轻责起身侧之人,“你有什么罪孽?世道如此,当年别无选择,这些都不怨你。商情的事,王上和本宫都很自愧,若说罪孽,我们二人的罪孽才是最深的。”
“不!臣妇……怎敢让王上王后担责?”
“既不敢,那就莫再提了。况且商情在那过得不是很好吗?你就莫要伤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瞧着你,说是病已好了些,怎么觉得更消瘦了呢?”
“令王后担忧了,这病原本就如此,一阵好一阵坏,宫里的御医也瞧过,就是这么个身子,没得更好了。能出来走走,心情也畅快许多,还要感激王后娘娘,如此替我着想,请了这四十九道佛子,竟害得娘娘连折桑节宫宴都错过了。”
“害,宫宴再热闹,哪比得上你的身子,况且这宫里的热闹我都要腻歪了,瞧着这山间风景不错,偶尔也尝试过些清心寡欲的日子,卸下了王后身上的担子,倒觉得神清气爽。”
王后想了想,还是没告诉商夫人:带她来这里,是蓝桑枝的主意。
原是想着一天两天便罢了,再不济一个月也行,可刚来这儿的第一日,蓝桑枝便命人送了信来,上只一个字:拖。
拖?拖什么?仔细派人又回去打听了才知道。商夫人的病本就是为着女儿落下的,如今若闻噩耗……她还真只能拖,拖到蜜语国那边儿有消息了为止。
于是她为商夫人请了四十九道佛子。
佛子是蓝国佛寺祭祀抄经的一种说法,请了几道,便就在这里待上多少日,抄多少日的佛经。
这不算什么粗活儿,原本商夫人自己就能做,可商夫人上山的第一日就累倒了,后几日连着不是刮风就是下雨,也只能躺在榻上休息。
王后代劳了这些事,她倒不觉得累,抄经时也是心中念着商夫人的好。
直到前几日,宫里头又传来消息,说是王上差点着了行刺,她这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不过她若一走,商夫人这里定是支撑不住的。所幸,又听闻那刺客已被擒住,便又安心待在这里浴佛了。
只是这几日王后没来由地犯心慌,她的直觉向来是准的,总觉着要出什么大事儿。这风雨寺她往年也常来,这回与商夫人同行,理当更安心才是。
连着下了好几日的雨,寺里的香客少了一些。周遭的空气并没有变得清爽,反而沉杂烦闷,令人心乱。
王后抄完经,又去佛像前跪着。
“王后娘娘心诚至此,想必佛祖早已听见,一定会实现娘娘心中所愿。”主持道。
王后笑笑道:“多谢住持吉言。”
正和着门外的雷雨之声,震动之下劈松了院子正中央的树枝,那截枝子挂在树上,像个倒吊人。
王后看了一眼,“这雨也下了有些日子了,却不见停,刚来时,寺里倒不似这般清静。”
住持点头道:“若人人都似娘娘这般心诚,自然不论什么雷雨泥泞,都不会阻了他们的路,更何况,我佛不在寺中,亦不在香客们的来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