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主难道不知?真正败坏宋货名声可不是我。”
她避开他要船的暗示,微微倾身,也伸手拿起了一枚细绣精工的香包。
她一边在手中把玩,一边微笑看向了阿池,道:
“寮主当年带着我去港口里见识过的假货香包,难道有这样的工艺?”
十年前,她只要有机会,就缠着寺奴寮主带她下山去港口。
那时,阿池并没有意识到:
正因为他经常滔滔不绝地说起海边宋船宋货的事情,她觉得他很喜欢这些生意事情,所以才求了寮主:
她每次都带着他一起出来。
他却以为,她仅是为了让他有机会看父母。
所以,他为了要回报她,在港口时他就一直牵着她的手不放。
她知道,他是担心她第一次看到巨大宋船时被吓坏,怕她不小心被挤到海里去;
而她看到宋人就会追上去说话,他也要紧跟着她,叮嘱她不要被坏心商人趁机抱走;
他更会在她兴奋地看着各类宋货时,提醒她不要把假货看成了真货。
他的眼力,让那时并没有意识到古代有假货的她,分外吃惊。
那时八珍斋唐柜之类的假货,确实都是吉住货栈请扶桑工匠做出来的。
真正熟悉宋货的商人很容易区别。
但在她看来,阿池这个从没有去过大宋的孩子也有这样的眼力,只说明他是天生有着商人的机敏。
……
借着大屋里的光线,他的视线落在她手上的荷包上。
他的眼光从西湖断桥,荷菱相连的江南风景一扫而过。一时间竟然无语。
他自幼在筑紫港附近长大,比季青辰这冒牌本地人更深知海运贸易的内情,
西坊吉住货栈做出来的假货当然远不及唐坊。毕竟她的山寨货,开始用的是唐坊工匠,后来用的是北方迁来宋人的精工手艺。
“看来那两个八珍斋的管事。你已经物尽其用?”
他早就有所怀疑,如今见她如此,便知道没有猜错,
“十年前,那两个管事除了为八珍斋在扶桑销货,他们也负责搜寻扶桑流行的图样传回总店。福建老工匠们都是按他们送回来的图样。重新设计八珍斋唐货。”
按外商的要求订做各种中外结合的流行货物,并不稀罕。
唐末时,长沙窑按阿拉伯商人的订货图样,专烧阿拉伯外销瓷,这类订制外贸生意就已经开始了。
她见过的此类古瓷就不胜枚举。
他拍了拍那精美的妆盒。那团扇子秋月玉台上描画人物,分明也就是《长恨歌》中牵手看月的唐明皇和杨贵妃。
这样的设计图当然是熟悉扶桑贵族喜好的福建管事们设计出来。
再由宋人工匠们制造。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扶桑最流行的汉诗。
她见他已经猜中,笑而不答,反倒说起他不为人知的事情。
“寮主现在和关东行脚商做起了兵器大生意,倒也并不叫我意外。谁让当初带着我去鸿胪馆,告诉我那里有很多宋商的人,就是寮主你?”
她何尝没有十年前的回忆……
即使现在她为三郎的事坐立不安,但她十年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却不能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