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如果奋发图强,也许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如果一味的萎靡不振,怀念从前,只能被淘汰。
人呐,还是应该奋斗,无论何时都不能磨掉斗志。只有这样,才不会惧怕生活中的突变。
银杏目光闪闪,昨晚上还在想要做点什么,现在机会来了。
热切的看着李宏,&ldo;你知道那个厂子以后有什么规划不?&rdo;
李宏疑惑,念头脱口而出,&ldo;你有想法?&rdo;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完全不用费劲,银杏没承认也没否认,简简单单的四个字,&ldo;观望之中。&rdo;
李宏没来得及开口,旁边的李兰急眼,&ldo;银杏,你可想清楚,那是亏本的买卖。&rdo;
傻蛋才会接手,这几年换过好几任领导,个个上任时信心满满,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走出市,走出国内,打入国外,什么给员工盖楼房,什么。……
结果了,效益从没停止过下滑的脚步。
银杏一板一眼的点头,&ldo;定会认真考虑。&rdo;
李兰却觉得还不够,暗暗朝李宏使眼色,让他说说厂子近些年的糟糕状况。
一向唯妻命是从的李宏,这回不按常理出牌,沉思片刻后,&ldo;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一会我去帮你问问。&rdo;
他当警察,平时走街串巷,见识比全身心投入到孤儿院的李兰广。
自九十年代起,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孤儿院附近的张大姐她儿子不就开了个婚恋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头发梳得油光锃亮,平时挎着个公文包走进走出,俨然一副大老板的派头。
再者说,李同志家就是做生意的,还做得不错,否则也不会年年捐款。
既然她有能力又愿意,自己理应出手帮一把。既能满足对方的意愿,又能挽回些员工的损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银杏双手抱拳,&ldo;先谢谢了。&rdo;
李兰微微侧身,询问李宏,&ldo;今天还去那个厂子?&rdo;
李宏点点头,&ldo;老刘他们昨儿守了一夜,吃过饭后我去换人。&rdo;一群人睡在楼顶,他们劝不回,只能留下几个人陪着。
银杏建议,&ldo;要不我跟着一起去?&rdo;
李宏,李兰,&ldo;不行。&rdo;
俩人异口同声,一起反对。
李宏委婉的道,&ldo;那边乱糟糟的,群情激愤,容易出事。&rdo;他们都是两个人一组。
李兰无法阻止银杏的&ldo;雄心壮志&rdo;,但是她觉得必须阻止银杏去实地考察。
&ldo;让李宏先去打听打听,等情况摸个七七八八,你再去。&rdo;
李宏也赞同,&ldo;我先去找人打听,你别慌。&rdo;
银杏想想,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