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颉利忽对燕儿说要发兵南攻大唐,叫她跟着一起去。
燕儿只盼今生今世都不踏足中原,自然是不肯了,一口便回绝了他。
颉利急道:&ldo;阿燕,你能征惯战,父汗若没了你帮忙,可怎么行呢?&rdo;
燕儿无精打采的道:&ldo;那就别去南伐吧!我们跟大唐订立和约都有多少次了?父汗又何必屡屡毁约,枉作小人呢?&rdo;
颉利长叹一声,道:&ldo;阿燕,你很久没回来,对这里的事已不了解啦!如今突厥实在是今非昔比。近年来大漠天气反常,去年冬天下的雪特别大,积在地上厚达数尺,冻死了许多羊马家畜,很多人都饥寒交迫而死。谁知今年春夏又大旱,好久不下一滴雨,牧草都长不出来,挨过冬天的羊马也挨不过没草吃的饥荒,又死了一大批!唉,我们突厥人不比那些汉人耕田种地有粮食吃,只能靠养了羊马卖给汉人以换取吃用。现在羊马死去大半,我们还能拿什么去买吃的用的呢?再这么下去,这个冬天可怎么挨得过去?唯今之计,只有南攻唐军,逼他们向我们纳贡,送来金银玉帛,我们才有钱买过冬之物啊!&rdo;
燕儿听了不觉黯然,过了半晌才道:&ldo;既是如此,父汗您自己去吧!我是决不愿再入中原的了。&rdo;
颉利道:&ldo;阿燕,父汗也不是真的要你为我出什么力。只是你离家十年,我这么久没见你,实在恨不能天天都可看到你。你不跟我一起去,我又怎能见着你呢?唉,父汗老了,也不知还有多少年能看着你,你就让我多看你几眼吧!&rdo;
燕儿听他说得凄然,不禁心中一酸。此情此景之下还怎能推却?只好勉强的答应了,跟着他来到这长安城下。
且说颉利听她制止自己,霎时疑云大起。他隐约从突利处听说过燕儿与李世民的事,但突利自己也是糊里糊涂的,他就更不愿去求问突利,是以只大约的知道自己这个女儿似乎对李世民颇为倾心,至于后来二人反目,又有李建成插了进来等事却一概不知。这时听她这么说,便脸色一沉,道:&ldo;阿燕!两国交兵,你怎可袒护敌人?&rdo;
燕儿听父亲竟如此测度自己的用心,只羞得面红过耳,气道:&ldo;父汗这是什么意思?我是这样的人吗?我对这李世民早已恩断义绝,您竟这样来羞辱女儿!&rdo;
颉利一见,马上软了,忙陪笑道:&ldo;你别恼嘛!是父汗胡说八道错了,你千万别放在心上!&rdo;
燕儿用手背拭去眼中的泪水,道:&ldo;我这么说,只是为了父汗好!父汗也应该知道这李世民用兵有多狡猾的。他这么轻身犯险,背后必定另有奸谋。父汗若经举妄动,只怕就会着了他的道儿。&rdo;
颉利恍然道:&ldo;不错,不错!还是阿燕心思慎密,父汗差点鲁莽行事,铸成大错了。&rdo;
正说着,只见对岸李世民已单骑驰近水边,纵声高呼:&ldo;颉利可汗!你一而再、再而三墨迹未干而盟誓又毁,到底意欲何为?你倘不服我大唐,只为争一雄长,那又何必多动刀兵、枉死人命?不若今日就在两军阵前,你我单打独斗,一定胜负如何?&rdo;
两边兵将一听,都脸现兴奋之色,均欲一睹两国君主一场龙争虎斗,既可大开眼界,又不必损了自己性命,真是何乐而不为?
颉利怒火中烧,却是有苦难言。当年太原城下他亲见李世民骑射之术确是神乎其技,那时自己已自忖不是他的对手。何况如今十年之后,自己年迈体衰,对方却正值壮年,这体力上的一消一长,更是不必比试而胜败已知。他既有此自知之明,虽听到李世民语气之中明显带着轻蔑之意,羞得他气恼攻心,却仍是不敢开口回应他的挑战。
李世民停了一忽儿,见颉利只是一双眼珠直打转,却抿紧了双唇一言不发,又扬声道:&ldo;颉利,你怎么不答应?你怕了我,是不是?哈哈,亏你们突厥自夸武勇超群、天下无双,何以竟拥戴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为主?&rdo;
此言一出,突厥一军登时哗然!
突厥人向来自负勇士,也最敬服勇士,对于贪生怕死之人就格外的瞧不起乃至于痛恨。因此在战阵之上,有谁竟因前面枪林箭雨而后退半步,就会被族人视为奇耻大辱,头也抬不起来,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正是突厥人这种视勇气胜于性命的性情,才使突厥大军纵横天下、所向无敌__试问天下还有哪一支军队能如此人人勇往直前、宁死不退的呢?可如今堂堂突厥大可汗,在敌方首领的挑战面前竟畏缩不敢应答一句,在突厥兵将眼中岂止是贪生怕死的懦夫而已?简直是有辱本国尊严的庸君碌才!
颉利见李世民只凭一条如簧之舌就已令他颜面扫地、军心大乱,恼羞成怒之下,正欲不顾利害,下令射杀这大唐天子,忽听得号角声呜呜而响、马蹄声动地而来。突厥军中诸人忙向远处张望,却见东西两边各有一支骑兵列阵而前,旌旗招展、铠甲耀日,遮蔽原野,形成两翼夹击之势。战阵中各有数千弓箭手弯弓搭箭,箭头都对准了中心的突厥军。
颉利大惊,想:&ldo;不好!李世民果有埋伏。他在这里跟我说话,吸引我们的注意,偷偷却派兵从上、下游渡过渭水,乘我无备,将我军包围。我若下令放箭,他们也一样会放箭,那岂不成了同归于尽之势?我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跟你这样拼命?再说,此次南来只为了索求金宝过冬,别要闹得钱没到手,还白白的将性命搭在这儿!&rdo;心念及此,忙传令退兵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