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明其实并没有入侵莫卧儿的打算,莫卧儿帝国与大明之前攻灭收拾的所有国家都不同,这是个人口上千万、兵马强盛、疆域广阔的庞大帝国,军队装备精良、火器众多,是大明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对付的大国。
但大明脑子有病才会把举国之力消耗在这个遥远的国家,因此在印度的扩张只能依靠南洋总理衙门一家的力量,自然也就处于劣势地位。
阿克巴汗是当世雄主,清楚的知道大明不是以往他征服的那些土邦国家,不是莫卧儿能够轻易对付的,也没有直接开战的意思,两边摩擦不断、台面下互相踹腿使绊,但总体还是维持着和平、商贸往来反而越来越紧密。
故而如今印度的局势陷入僵局之中,双方小动作不断,却都束手束脚,谁也不敢掀桌动手,双方都对对方保持敌意,但都不肯亲自下场,自然就找起了代理人,莫卧儿找上了达罗毗荼联盟,而大明则找上了洞乌王国。
万历五年东吁王朝覆灭后,莽应里在当都召集收拢了三十余万缅族的残兵败将和男女百姓,整族翻越阿拉干山脉进入孟加拉地区,随后击败了当地的土邦,在当地建国立邦,依旧延用东吁的国号,大明则称其为洞乌王国,时至今日南征北战,已经打下了大半个孟加拉地区。
但莽应里的统治是很脆弱的,孟加拉地区的贵戚百姓大多信仰回教和印度教,而缅族则多信佛教,缅族人口不过三十几万
,相对当地的孟加拉族如同蚂蚁对大象,如今全靠莽应里的连战连胜才暂时压制了反抗的势力,若是缅族武力压迫不再,洞乌王国顿时便有亡国之患。
阿克巴有一统印度之志,自然不可能容忍洞乌王国这个外来政权占据孟加拉,公开向孟加拉的回教徒发布过圣战令,鼓动他们奋起反抗莽应里的统治,若不是莫卧儿帝国正忙于征服克什米尔地区,还要腾出精力和兵力与果阿、第乌等地的南洋新军对峙,恐怕早已大兵压境了。
莽应里很清楚自己的王国和莫卧儿比起来实在太过弱小,所以当大明找上门来,他立马就委派了一支庞大的使节团前往吕宋和大明谈判。
但莽应里也是个有野心的家伙,明白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道理,不仅想让大明帮助他征服孟加拉地区,还想让大明支持他攻打阿拉干王国、将缅甸的缅族人打包送给他,其他金银财物方面的条件也提了不少。
大明自然不可能通盘答应,阿拉干王国是大明藩属,又是缅甸的路上屏障,阿拉干王国有失,则缅甸门户洞开,怎么可能送给对缅甸有勃勃野心的莽应里?
缅甸富饶,如今是大明在南洋的主要粮食产地和原材料产地之一,占了南洋产出的近四成,若是再掀起战火,国内大批工坊都会受到影响,物价飙升不说,万一形成破产潮,失业农户加上失业工人,足够大明吃一壶的了。
再者说,大明拉拢莽应里,就是为了不直接和莫卧儿发生冲突,若是出兵协助莽应里攻略孟加拉,莫卧儿帝国怎会坐看自己的东部屏障沦陷敌手?必然会出兵干涉,到时候战争规模可就控制不住了。
缺乏国内的支持,南洋总理衙门在印度处于劣势,若是和莫卧儿掀桌决战,莫卧儿自然是元气大伤,但南洋总理衙门也是必败无疑,在印度的经营就要付之东流了。
但大明也不能干干脆脆拒绝了事,阿克巴不是个宗教疯子,如今正在国内进行改革,废除了非回教信徒的人头税,还提拔了大量印度教顾问,而莽应里为了稳固政权统治,也有改信回教的想法。
这两人都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雄主,若是在大明这里讨不到好,莽应里没准干脆改信回教投入阿克巴的阵营,而阿克巴可以兵不血刃把触手伸进孟加拉,想来也不会拒绝,到时候莫卧儿帝国的刀便抵在了缅甸的脖子上,南洋总理衙门又多了一块需要重点防御的地方,力量更加分散、劣势也越发拉大。
这场谈判关系着孟加拉地区乃至南洋日后的格局,极为考验柳尚期的智慧,也是于慎行给他的一场大考,当年于慎行便是以明西和谈之功接手了南洋总理大臣的位子,如今他和当年的高拱一样,用一场关键性的和谈考校着柳尚期的能力。
如今大明准备抽调官吏在巴拿马建立钦差总理殷洲诸事务衙门,类同南洋总理衙门管辖新大陆的事宜,作为大明在海外的头号大臣,于慎行自然是手握推荐大权。
若是和谈成功,柳尚期便是殷洲总理衙门的第一任总理大臣,但若是和谈失败,哪怕柳尚期贵为天子“同学”,于慎行恐怕也不会推荐他登上这个位子。
柳尚期微微一叹,感觉压力大得都喘不过气来,自己那个周老大不是个会被感情左右的帝王,他一定会听从于慎行的意见,自己若是谈判失败,甚至搞得莽应里投靠莫卧儿帝国,坏了国事不说,恐怕自己这辈子也不会再有什么前程了。
他不像好友徐光启,对当官没什么兴趣,整日泡在邦楠府和那些西番自然学者研究些有的没的,身在官场,有几个不想往上走的?更何况他如此之高,又怎会甘于一世平庸?
晃晃悠悠的轿子忽然停了下来,柳尚期皱着眉正要掀开轿窗询问,朝鲜文书却已经闯进轿来,递上一份八
百里加急的禀文。
柳尚期展开一看,呵呵一笑:“果阿打起来了啊,这真是瞌睡来了有枕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