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气候,对于职工运动发生相当的影响力,那该属于一种意外的收获;其实我不敢作如此的
奢望。
因此,「上海区」只在区本部之内增设了一个「工运办公室」,由南谱兄负完全责任,与
其它部门不发生横的关系。为了方便与上级通信,调了一名译电员配属在「工运办公室」里,
听南谱兄的指挥。在外勤方面,也只有「新一组」成立了一个「工运小组」,其它各队组则
未作更张。我的原意是,一切要看南谱兄的开拓情况再作决定。
戚南谱兄主持的「工运办公室」设在法租界拉都路的一幢公寓房子里,他是带着家眷来
的,所以用不着另找掩护,就这样安顿下来了。这以后,一切都责付他主管,我偶而才和他
接触一次,他倒是非常起劲的在那里摸索着前进。
只因格局不大,「上海区」并没有另造预算,只增列了少许的办公费就行了。刘绍奎、
刘俊卿二位迄未表示意见;蒋福田也是一样。最不可解的是戴先生嗣后再也没有询问过这件
事。如此一来,我的作法也就没有什么不是了。而南谱兄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所以在抗战胜
利后,受聘为政府立案的人民团体「社会事业xxxx委员会」中的骨干,派为天津方面的
负责人。这个会是由「军统局」创始的基本干部徐亮、徐为彬先生主其事,全名很长,已经
记不清楚了。
工运组织也并非一无成就,据「新一组」组长毕高奎兄所提供的资料,有一段是这样的:
「上海工人人数居全国之首,工人参加北伐、抗战,都有勇敢的表现和牺牲,这是一股不可
忽视的力量。戚南谱同志奉命来上海推动工运工作,『新一组』于是成立『工运小组』,除组
长由本人自兼外,组员有贺智诚、贝布、章灿、徐梅平、刘云生、尹文发、尤绍锡等人,分
布于电车公司、x新纱厂、自来水公司、铁路工程段等交通及产业单位。其比较具体之表现,
而偏重于我们工作方面的:有电车售票员代为运送武器弹药,工厂工人代为保管爆破器材,
并协助破坏工作等。可惜的是『上海区』遭受一次重大失败后,不幸中辍,否则其发展前途,
实未可限量。」
再就以上引述毕高奎兄的实践与论点作评估,那么,我先前对于工运活动所持的态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