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升是否在公共租界南京路有住所,当时我们未加注意。报导中说他有妻室,事后已迁
移不知去向,对于这一点,我们亦未加留意。据中央社说,朱升山东人,年四十二岁,可是
在其它许多报导中,都叫他「朱老头」,这就不大对了,四十二岁的人,怎么称得上是「老
头」?中央社说傅某被政府通缉于民国十六年避居大连时雇用了朱升为下人,前后已有十三
年,为傅某料理卧室清洁工作,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听差」,并不是传说中的厨房大司务。
听差的比大司务更合乎情理,在老法的大宅门里,大司务向老爷回话,只能站在门外头,
叫「进来」,才能进去,伺候老爷的听差,因为惯了,穿房入户才是常事。
朱升杀了傅筱庵之后,的确是乘脚踏车脱离现场的,其后的事,执行单位另有报告。
敌伪方面封锁搜查乃意中事,不免又骚扰老百姓一番,这几乎成了固定的方式,而我方
人员因此被捕的,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有关傅筱庵的出身经历,中央社报导的非常详细,待我们看过他的那一大串头衔之后,
给我们的印象是,他原是个标准型的老官僚兼买办。他和日本人的渊源,看上去当然是在那
一趟大连之行了。据说傅某在大连结交了不少日本朋友,其中也有军人,后来日本人支持他
做「上海市长」,很可能缘由于此。
中央社报导中有云:「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傅某曾一度遇刺,其保镳被击毙,傅
本人则幸免。」查考日期,正是傅某就任伪上海市长后的第四十天。这是不是前任「上海区」
做的,我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我还在天津。
傅某于民国十六年被政府下令通缉一事,资料中说是:「当国民革命军北伐至江西时,
傅某以招商局总理(?)身份与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有所勾结,更有默许『所有江轮,悉供调
遣』之说。」不知道确实不确实?另有一说是:后来政府取消了对傅的通缉令,才得重返上
海,其间是经过虞洽卿先生为之缓颊的。像这一类的事,每多揣测,姑妄听之而已。如果要
找证据,难已哉。
那么,在背后支持傅某的日本人又是谁呢?情报资料中提示,支持傅某最力的是臼井宽
三大佐,他的职务是日本参谋本部第八课长,就此看来,这并非日本方面对傅有所偏爱,乃
是一项伎俩,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谋略」运用罢了。或者说,傅筱庵正代表了日本利益。
早在汪伪政府尚未成立之前傅就出任了伪上海市长,那时候称为「大道市政府」,纯粹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