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之计不可取,子布,你可有何良策?”
此时的孙策,将希望又寄托在了张昭身上。
所有人的注意力,也皆都集中在了这位德高望重,被孙策奉为文臣之首的名士重臣身上。
张昭干咳几声,拱手正色道:
“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徒,又沾着我江东无数血债,主公自然不能向他求和。”
“昭的计策是,主公何不重降于袁术,引袁军南下来对付刘备呢?”
府堂内,又是一片哗然。
不过这一次的哗然,显然比先前要弱了许多。
毕竟孙策宣布与袁术决裂,前后也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
在此之前,孙策名义乃是袁术的臣子,他们这帮跟随孙策的武将,同样也算得上是袁术部将。
他们跟随着孙策归降袁术,名义上也可以叫重归故主,比向刘备乞降要有面子的多了。
众将的抵触心理,自然也就没那么大。
哪怕是孙策,虽然对张昭此计,脸上流露出了失望之色,但反应却显然没有适才对鲁肃那般强烈。
“子布啊,伱的所谓妙计,就是让吾向袁术低头认错,重新向他伏首称臣吗?”
孙策失望的目光,看向了张昭。
只是,他话中却用了“低头认错”四个字,有种小孩子做错了事,向大人服软认怂的意味在内。
张昭自然听得出这其中意味。
“袁术素来待主公若子,对孙氏一族也是极厚,其治下各郡中,孙氏为太守者不少数。”
“而主公先前与袁术决裂,一者是袁术僭越称帝,确实是有失大义,二来也是曹操借着朝廷名义,从中挑唆主公反袁。”
“现下曹操拿下徐州后,转头却去兵围叶县,置袁术僭越于不顾,置汉廷的威信于不顾,主公又何必顾虑。”
“何况主公只是名义上向袁术归降称臣,实则却仍据有江东,不过是引诱袁术发兵南下,配合我们南北夹击共抗刘备罢了。”
“待击败刘备后,主公如何对待袁术,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张昭既是臣子又是长辈,最清楚孙策这孩子要面子,这一番规劝分析,自然是给孙策搭足了台阶。
孙策沉吟半晌后,叹道:
“就算吾用子布之计,只怕袁术恨吾当初反他,也不肯出手相救呀。”
这话代表着孙策已然松了口,愿意采纳张昭献计。
张昭暗喜,忙又道:
“袁术失了汝南陈国梁国等大片豫州之地,吕布兵败后又等于失了徐州,其实力已是大损。”
“主公若是归降,等于是令袁术重得江东,实力大增,袁术岂有不喜之理?”
话锋一转,张昭接着又道:
“何况据昭所知,当初刘备从徐州败逃汝南时,途经盱台曾杀袁术之子袁耀。”
“这杀子之恨不共戴天,袁术岂能不报?”
“再者若刘备得了江东,袁术便要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所谓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又怎能不知?”
一番分析后,张昭斩钉截铁道:
“故昭料定,只要主公肯明面上向袁术伏首称臣,袁术于公于私,必会不计前嫌,发兵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