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诺贝尔传作者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他写给哥哥的信上谈起过这件事 :&ldo;我每天收到的求助信不下20封,估计一天支付救济费约2万克伦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用700万,长此下去,恐怕世上最富有的罗斯查理也招架不住了 !&rdo;

遇到这种情形,他不得不对人类黑暗的一面感到愤怒、羞愧与极端的厌恶。他只好时常单独外出,做短期的旅行,享受远离尘嚣的索居生活。也只有在他善良的心蒙受欺骗时他才会热切地希望远离人群,寻找片刻的安宁。

贝露坦女士的介入,对诺贝尔一生来说是一个关键。倘若诺贝尔不曾结识这位精明能干的女士,终究只能称为一个因火药而至富的富人罢了!辉煌的诺贝尔奖正是这位女士潜移默化影响诺贝尔的结果。她默默地耕耘,成了促成诺贝

尔奖设立的无名英雄。

贝露妲&iddot;金丝姬生长在维也纳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贫穷并没有夺去她高尚的教养与才能,她文雅有礼又精通外国语言。1873年她在奥地利贵族雷多纳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这段期间她与雷多纳家的长子阿萨双双坠入情网,因阿

萨母亲雷多纳夫人极力反对,使她毅然离去。因此,她才有机会结识阿佛列&iddot;诺贝尔。有一天,报上刊登着 :&ldo;巴黎有教养的老主人,诚征精通外语之女秘书兼管家 。&rdo;贝露妲看到这段征聘启事后,跃跃欲试。她立刻前往应聘并很录

取通知,通知上的署名是阿佛列&iddot;诺贝尔。

&ldo;诺贝尔,好熟的名字 !&rdo;

&ldo;阿佛列&iddot;诺贝尔,难道你忘了,他是大名鼎鼎的炸药发明人 。&rdo;贝露妲的朋友不禁兴奋地提醒她说。

&ldo;炸药,他一定是很可怕的人物 。&rdo;

&ldo;你可以先与他见面,再做抉择,也许他是个好人 。&rdo;

贝露妲与诺贝尔会面的情形,前面已经提过。他并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而是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此时的贝露妲也不过才33岁。诺贝尔十分赏识具有高深教养、富于文学知识,又精通外语的贝露妲,因此立刻录用她。

贝露妲受雇以后曾把她对诺贝尔的观感告诉朋友们说 :&ldo;诺贝尔先生非常富有,在巴黎有一栋豪华住宅,他的生活起居从不受别人干涉,性情孤僻而坚持他的独身主义 。&rdo;

家中的陈设富丽堂皇,有最上等的家具、装潢及厨房设备,并雇佣一流厨师,可谓极其奢侈。像他这么有钱的富豪,难免要铺张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

&ldo;他有豪华的马车和俊美的健马,他经常喜欢独自一人驾车出游。在这方面他喜欢单独行动,从不愿邀人同行,但在诗和小说方面他知道独学无友而孤陋寡闻,所以他需要共同研读的伙伴,凡是有文学家聚会的地方他必前往参加。

我时常与诺贝尔先生论及文学,他特别喜爱雪莱的诗文,并且深受雪莱和平主义的影响。

&ldo;但我永远无法了解诺贝尔先生为何从事与他的和平完全背道而驰的火药事业?每当我问及此事,他总是苦笑说&lso;你以后会明白的&rso; 。&rdo;

担任诺贝尔的女秘书,贝露妲感到称职而愉快。虽然她离开了雷多纳贵族家中,但仍与阿萨有密切的信件往来,直到阿萨提出结婚要求,她才告别诺贝尔,成为贝露妲&iddot;雷多纳夫人。婚后的贝露妲随丈夫前往高加索,这时正值俄国与

土耳其激战时期。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使她深深体会到消灭人类最大罪恶与不幸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阿萨是一个成功的战地记者,贝露妲则善于写小说,夫妻俩的知名度渐渐提高。由创作联想到借文章来宣传和平运动的贝露妲把诺贝尔视为资助和平的第一人。他认为诺贝尔先生虽然性情有点儿古怪,但他不愧是一位伟人。他富有人情味,又是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他肯为和平运动尽点儿力,必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贝露妲心中盘算着,随后她经常以书信与诺贝尔先生交换意见。诺贝尔对她的抉择深表赞许,但并没有参加和平运动的打算。雷多纳夫妇得知伦敦有个&ldo;国际和平调理协会&ldo;正热烈展开和平运动,于是夫妻俩人义不容

辞地加入了这一行列。

诺贝尔不想与任何和平运动发生关系。他的原则是:要研制完成他心目中足以遏止战争的强力火药!对于贝露妲女士的所作所为,阿佛列的敬重之心与日俱增。贝露妲&iddot;雷多纳夫人认为,透过小说暴露出战争的悲惨事实是她目前所能

做到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于是她从多方积极展开搜集、取材的工作,不仅翻阅有关书籍,还四处征询亲历战争者的感受,多方摘录综合,终于完成了《丢下武器》这本惊人巨著。

这本小说出版以后非常畅销。雷多纳夫人立刻声名大噪,她的著作被译成12国语言遍及世界各地。这是一部真正能将战争的丑恶、罪孽诉诸世人的伟大写实作品。

托尔斯泰对此书亦赞扬备至,他说斯陀夫人的著作《汤姆叔叔的小屋》揭发了奴隶制度的阴影,而雷多纳夫人的名著则把战争的罪恶描述得淋漓尽致。

雷多纳夫人把这本小说赠给诺贝尔。诺贝尔深受感动,也因此对雷多纳夫人的和平主义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不久在瑞士首都伯恩召开首次雷多纳夫人和平会议,雷多纳夫人写信邀请诺贝尔参加。他来到伯恩后,诺贝尔暗叹瑞士的

美丽景色确实是召开世界和平会议的最佳地点。

但诺贝尔只欣赏瑞士的天然美境,他并未出席会议,而只在会后详细研读了记录报告。

他对贝露妲&iddot;雷多纳夫人说 :&ldo;我过去的想法似乎有点偏差。要防止战祸的发生,并不是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有了强力炸药就能遏止战争发生。无论多么可怕的武器都无法实现和平的愿望,只有你那远大的理想,才是通往和平的大

道 。&rdo;

诺贝尔对和平运动有了新的认识。贝露妲&iddot;雷多纳夫人的喜悦有如丰收的农夫。从这时起,一个未成形、无法捕捉的构想开始在诺贝尔心中忽隐忽现。他决心要把庞大的财产留给对人类和平、幸福有伟大贡献的世世代代。1896年

,阿佛列&iddot;诺贝尔因心脏衰弱处于危险边缘时,写信给雷多纳夫人说 :&ldo;眼看你的和平运动进展神速,我紧握双手,为你欢呼、喝彩,愿你实现达成理想 。&rdo;

1905年,这位深受众人尊敬的贝露妲&iddot;雷多纳夫人终于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有强健的体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克服一切险阻,才能以坚强的信心、持久的耐力完成常人所不能及的伟大事业。不论是政治家、科学家还是发明家莫不如此。发明家爱迪生是经常两天两

夜地持续工作,若非有健壮的身体他绝不能忍受长期日夜的劳累。

但是,这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却是诺贝尔所没有的。他从小体质孱弱,长大后仍深受胃病、心脏病所苦。在医学上,硝化甘油对心脏病有或多或少的医疗价值。诺贝尔因心脏病痛苦难忍时,看到医师为他调配硝化甘油,不禁哑然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