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乃是李过麾下的骑军,投明之后自也过了好一阵的忐忑日子。
后来朝廷不单给了他们这些叛贼救急的粮食,更还给每个人都分了田亩,他也和这些牧奴是一般反应。
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番解释之后这些牧奴并没有如自己当初那般欢喜,反倒是如大祸临头一般面带惶恐,让那兵卒有些摸不清状况。
随着这道皇命的下达,牧奴们所在的营地立时便弥漫着一股恐惧的气氛,而当营中军将把这事报到朱慈烺这里时候,他却只让其注意即可,却没有旁的命令传下。
他毕竟是知道雪区真实情况的,自不会如手下军将那般大惊小怪。
说到底,那地方在几百年后都还处在奴隶社会,再加上宗教的洗脑几乎就是个人间炼狱。
在地狱里活惯了的人总得些时间才能习惯天堂的样子,自不会如汉人一般认为自己有资格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陛下,这些人一点都不感念皇恩浩荡,莫不如一道铸了京观!”
那军将还未退去,李过却极为气愤地站了出来,待将自己的意见提出之后,他甚至还喘着粗气,显然是为自家陛下感到不值。
老实讲,朱慈烺布下这番决定的时候,所有人都从侧面表达了些不同意见,只不过看他并没有采纳的打算这才都乖乖闭上自己的嘴巴。
一来,达延南下所带牲畜并不在少数,哪怕经了一番砍杀仍还存着三四万头,若将这些牲畜全部折算银钱,少不得也得有个二三十万两,各人自是觉得平白散出实在可惜。
另一条便是所谓华夷之防了。
经了满清的祸害,谁都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挂在嘴边,再加上此番用几万条人命铸了京观,汉中各将自也都觉得没必要再留着这些牧奴。
可朱慈烺却不这么认为。
归到根里,他是伟人的信徒,自然知道什么民族矛盾,什么男女对立,说破了都只是某些人用来遮掩阶级矛盾的障眼法而已,自也不会迁怒于这些可怜人。
更何况,西面问题终还是有些麻烦,若想彻底解决总还是得在根源上想办法。
此时有了这么一群被喇嘛、土司压迫了千余年的牧奴,他又怎会放弃这个树立样板的机会?“都是可怜人,过些日子缓过劲来就好了。”
随着朱慈烺颇为悲天悯人的话语声传出,李过终还是气鼓鼓地退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而于此时,陛下的声音却又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今年可能来不及了,明年开春你记得让他们把羊毛全部剪下来。”
“啊?哦。”
眼见李过表现得有些痴痴傻傻,朱慈烺便知这货并不晓得事情的重要性,其后他将内里的前因后果全部掰开揉碎,这厮杀汉才晓得内里的好处。
农业除了靠天吃饭之外还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便是人力的使用极不平衡。
农忙时节需得往地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到了农闲时节所有人便都只能靠在村口院墙上打发时间。
很明显,这既是对人力的浪费,也是一种不安定因素,所以朝廷发派下来的徭役一般都会挑选农闲时节,一方面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完成公共建设,另一方面则也有消弭不安定因素的考量。
自表面看来,这倒也算个两全之法,除了公共建设并不能持续太长时间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坏处。
可朱慈烺很清楚,当社会拥有大量廉价劳力的时候,机械便没有生存的土壤,工业革命之类的事情自也就成了镜花水月。
有了这番认知,他自得给农闲时的百姓多找点赚钱的路数,而这羊毛便是他想到的法子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朱慈烺行事素来所虑众多,为农闲百姓找些事干自也不是唯一缘由。
汉人和游牧部落几千年的矛盾,说到根里实际上就是贸易不平衡。
汉家素来自给自足,对草原除了战马便再无所求,为了获得足以抵抗寒冬的物资,草原各部就算知道得拿着脑袋去拼也只能一次次南下入寇。
可若这番贸易成了规模,情况便多少有些不同。
每年春暖之时,汉人在忙着播种,草原各部在忙着剪羊毛。
其后羊毛通过各种渠道运至汉地,农闲时的百姓便能加工、纺织,而草原各部自也能从这番交易里获得过冬的物资,哪怕日子过的艰难一些也不至于拎着脑袋来汉地找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