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长经历
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较多挫折和困难,并能够成功克服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职业韧性;相反,成长环境过于顺遂、缺乏挫折教育的人,可能在面对职业挑战时更容易受挫。
3。价值观和动机
对职业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内在动机,以及秉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人,更有可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而缺乏明确目标和内在动力、价值观模糊的人,可能在遇到挫折时轻易放弃。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民主、支持、鼓励独立和承担责任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坚韧精神,从而增强职业韧性;而过度保护、专制或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可能不利于职业韧性的形成。
2。家庭经济状况
稳定、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为个人提供一定的物质和心理支持,使其在面对职业挫折时有更多的缓冲和选择余地;而贫困、不稳定的家庭经济状况可能增加个人的职业压力和焦虑感,影响职业韧性。
3。家庭成员关系
和谐、亲密、相互支持的家庭成员关系能够给予个人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其应对职业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紧张、冲突的家庭成员关系可能会分散个人的精力,削弱其应对职业挑战的能力。
(三)职业因素
1。职业性质
某些职业,如创业、科研、销售等,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需要具备更强的职业韧性;而一些相对稳定、规律的职业,对职业韧性的要求可能相对较低。
2。职业发展阶段
在职业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资源,可能会面临较多的挫折和困难,此时需要较强的职业韧性来支撑;而在职业发展的中后期,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资源的丰富,职业韧性的作用可能会相对减弱,但在面对重大变革和挑战时仍不可或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合理的工作制度、公平的晋升机会、支持性的领导和同事关系等,都有助于培养员工的职业韧性;而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则可能对职业韧性产生负面影响。
(四)社会因素
1。社会支持系统
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如心理咨询服务、职业培训和指导机构、行业协会等,能够为个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促进职业韧性的培养;而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使个人在面对职业困境时感到孤立无援,难以培养和发挥职业韧性。
2。社会文化观念
鼓励冒险、创新、不怕失败的社会文化观念有助于营造积极的职业发展氛围,培养个人的职业韧性;而过于强调稳定、保守、规避风险的社会文化观念可能会限制个人的职业探索和挑战精神,不利于职业韧性的形成。
四、培养职业韧性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1。认识职业发展的曲折性
理解职业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直线过程,而是充满起伏和变化的曲线,做好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
2。培养职业使命感
明确自己的职业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将工作不仅仅视为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而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途径,从而增强内在的职业动力和韧性。
3。建立长期职业目标
制定清晰、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将其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使自己在面对短期困难时能够保持对未来的信念和追求。
(二)提升心理调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