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中国黄埔军校有多少人 > 第62章(第1页)

第62章(第1页)

就任中华民国总统时的蒋介石标准照在这180余柄短剑中,黄埔剑是一个大宗,有110多柄,形成了3个基本系列:各期毕业学生佩剑;军官训练班学生佩剑;黄埔各分校佩剑。其中有黄埔第1期毕业生,后为国民党悍将的宋希濂、关麟徵、黄维等人的佩剑。还有蒋介石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至40年代末期给国民党高级将领和国民政府要员的赠剑,如张治中、杨虎城、孔祥熙、何应钦、韩复榘、顾祝同、阎锡山、何键、刘湘、陈仪、刘建绪、曾养甫等,他们都是民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如此耳熟能详的名字,常出现在中国现代历史的书籍中,可见这些&ldo;军人魂&rdo;短剑的佩挂者,曾经名香一时,沉浮宦海。

这批&ldo;军人魂&rdo;短剑,除了形制各不相同之外,难能可贵的是每柄剑上基本都有款识,因此这180余柄短剑的收藏品位和研究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多数剑拔出鞘后,可见剑身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分布着斑斑锈迹,但刀刃依然锋利无比,剑锋威力不减当年,通身散发出古朴凝重的气息。

20世纪末,台湾国民党当局下台,&ldo;国民党军&rdo;已然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从广州黄埔建军、定都南京,到1949年被逐到台湾,这支所谓&ldo;国军&rdo;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20多年,作为旧中国国家机器的主角,不但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并且着实作过充分的表演。一部中国现代史,如果无视这一存在,就将是一段无法真正&ldo;圆&rdo;上的空白与遗憾。同时不能不看到,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量的史料已经无法避免地被湮没,并且了无痕迹。&ldo;军人魂&rdo;佩剑,作为黄埔军校历史的载体,则客串起了民国初期的这段中国现代历史。

长期以来,&ldo;军人魂&rdo;佩剑,被赋予了大量的传说与猜想,既闻名遐迩,又云遮雾罩。&ldo;军人魂&rdo;佩剑,是具有特殊禀赋与色彩的那段历史时空的承载物,使后人尚得直观地审视上个世纪前半叶的那座军校,那支军队,那段历史。以剑读史,它强制性地带给后代观摩者深刻地感触与无限地遐思。&ldo;军人魂&rdo;佩剑的价值,不仅在于研究其形制品类、流变过程、兴衰历史,还在于还原历史,对研究上个世纪民国期间的社会、人文、美学、军事、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令后人在&ldo;中国&rdo;的重大历史命题下咀嚼现实,思索未来。

学生&ldo;人才链&rdo;的良性循环(1)

黄埔军校由于会聚了一大批时代精英,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是威名远扬。不仅吸引了众多的青年人来报考,还有许多已经在别的军事学校中学习的青年军人和学生也离开原校,投奔黄埔而来。典型的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部长程潜在广州北校场开设的原陆军讲武学校(湘军讲武堂)的学生,由于近在广州,纷纷弃原&ldo;湘军讲武堂&rdo;而坚决要求上黄埔岛,这里面的学生就有后来成为国共两党名将的左权、陈明仁、蔡升熙、刘戡、李默庵等人。

孙中山根据大家的意见,决定停办军政部所属陆军讲武学校,学生归并到黄埔军校,与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接受统一训练,享受同等毕业待遇。若有不愿转入黄埔军校者,由军政部发给川资遣散回原籍。1924年11月19日上午,原陆军讲武学校的158名学生携带所发枪支弹药,由蒋介石派出的军事教官王俊、郜子举前往接受,编为黄埔军校第6学生队。军校全体师生在大操场列队迎接。左权、陈明仁等原与黄埔军校的许多学生相熟,其中如陈赓、宋希濂等,他们初到广州时进的也是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的门,是最早就从陆军讲武学校转而投考黄埔军校的。这些人原先既是同乡,又一起来到广州,大家在操场上见面都十分亲切。午饭时,蒋介石代表黄埔军校全体官长、师生,对原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表示欢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ldo;今天新旧学生聚在一起,大家不要分新旧彼此的界限,本校的校训是&lso;亲爱精诚&rso;,就是凡同学都要相亲相爱、诚心诚意团结。因为当前内外形势的逼迫,我们毕业的时间或许会提早一点。求学时期的久暂和毕业的迟早,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要自己用功,自然能够造成大才。各位要加倍的刻苦耐劳,不晓得的要问官长……希望各位同学努力,认定我们的三民主义去做,不患精神不能团结,无论什么时候总不要忘记我们的校训。&rdo;

1964年8月,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右)陪同叶剑英元帅观看装甲兵军事比武表演。黄埔军校开办时,由国共两党在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的党组织秘密招生,初试录取后来广州复试,正取350人、备取120人。1924年5月初入学时,正取生编为第1、第2、第3队,备取生编为第4队,这4个队后编为步兵科第1总队。8月14日,第5队学生入校,后相继入校的还有第6、第7队,合称步兵科第2总队。后又有工兵队、炮兵队、辎重队、宪兵队。其中,第6队即是原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停办后的第1、第2队,还有四川来的21人,共179人并入黄埔军校,划入第1期。第5、第7队及步兵科之外的各兵种队概属第2期。所以,黄埔军校第1期没有第5队而有第6队,毕业人数比正式开学时的人数多出了100多人。

原军政部陆军讲武堂留校学生的全部并入,使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的数量突增至600多人,壮大了初期黄埔军校的势力。之后,又有许多别的军事学校的师生投奔黄埔军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