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影院的后排,看着灯暗下来,李约竟然有一丝紧张。和自家人一起看,与和陌生人一起看自己电影的感受完全不同。心脏超常跳跃的感觉,让李约又新奇又兴奋。这就是她追求的,向着目标努力,并对未知生出期待的感觉,好似青春。她这颗苍老的心在这一刻慢慢柔软了起来,紧张的情绪让她不由地握住了拳头,唇角抿紧,却依旧忍不住上扬。
同样的剧本在不同的导演手里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李约再怎么粉饰,再怎么想走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路线,她依旧是一个,这世间仅有的,经历过太多战争存亡,岁月风霜的人,天生的视角就异常宏大,好象上帝俯视众生一样,带着点慈悲,更多的却是置身事外的冷酷。
所以,这部喜剧木偶片,连笑点段子都带着难以言说的自我风格,李约自己觉察不出来,可是其他观众却个个绷紧了自己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
与众不同的场景调换,灯光设置,配乐方式,还有剪辑这些手法加在一起,勾出他们心底难以描绘的压抑与震撼,尤其是其中的战争场面,明明只是魔法与骑士的战场,可电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气氛却是压得观众几乎发不出声音来惊叫,呼吸都缓了,好象身临其境。
当然,这其中也有身在影院的原因。在家里放映过几遍,可是影院的效果却完全打压住之前的经验,连李父和李翰都再次看得津津有味,跟着剧情笑与哭。
一开始,轻快灵动的音乐响起,镜头跟着一个城里的普通男人,一早拿着妻子给的几枚铜币的午饭钱,带着睡意摇摇晃晃地出门上班。经过吵闹的市场,肃静的神殿,巡逻的士兵,那些由硕大的石头砌的城墙,靠边奇异的自然招展植物,甚至巡逻队的金属盔甲,还有他们带着古怪的驯化魔兽,一幅西方奇幻世界里古代城市的市井画卷就这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生机勃勃。
观众中看到这里,虽然能一眼看出,来来往往的都是木偶,但每个木偶都各有各的身份,做出的表情动作也完全符合他们的来历,或睡眼惺忪,或戒备警惕,没一个相同,甚至连衣服的样式也没一个相同,偏偏还有统一的风格,这种真实感,让很多人开始窃窃私语。比他们进影院前的期待要好得太多了。
尤其是,有些是专业的观众记者、影评人,或者是其他的从影者,他们能从这些画面里看到更多专业技术方面的难度。在圣丹斯这样的独立电影节上看到这么一部技术堪称完美的片,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已经有人打起了腹稿:圣丹斯惊现动画大片,场面细腻不输迪斯尼。
这时,镜头向上摇,与恬静的市井清晨不同的是,青灰色的天空一下让气氛压抑起来,一个一身黑袍的大魔导师站在空中,兜帽太大让人只看得见他的下巴和唇,抿紧的唇角显得倨傲而冷漠,一手举着魔杖,一手慢慢地伸出来,特写这只修长瘦而有力的手慢慢张开的样子,明明是木头做的,可它的动作舒展而缓慢,有一种奇异的韵律。
好吧,这确实是真实的魔法手印,其中包含着的魔法奥义,一般人虽然无法理解,却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同。观众中下意识地闭上了嘴,紧紧盯着这只手。
轻风起,慢慢加强,音乐也从轻灵一步一步地加强着节拍,转成了沉重的风格。风越来越烈,扬起的大魔导师的衣袍与头发,发出啪啪啪的声音。然后眼见着空气被什么看不见的力量震动着,城池下的一切慢慢模糊起来,早起的人们甚至来不及有太多的惊讶,大魔导师轻诵禁咒的名字末日焚城,火焰轰然而出。
“哇”有人轻呼,这不是电脑做出的特效,空气被震荡转换魔法元素的过程,看着既妖异,又神秘。火焰如莲花般绽放,美而残酷。
快节奏的鼓点象是在数着死神的脚步,天空转成了完完全全的铅灰色,火焰在画面里特别艳,如同有生命一般,用一种欢快的节奏摧毁着整座城市。刚才热闹的街道中人们的表情一个一个地全变成了绝望,瞪圆的眼睛,扭曲的脸,张着嘴,却没有任何声音。
这一段的音乐,李约直接用的是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充满激情,甚至还着点诗意,反衬着末日焚城的残酷影像,照李约的说法,就是特别带感。
空中的大魔导依旧是衣袍带风和抿紧的唇,安静地等待这场杀戮的盛宴,直至城池成灰,才转身一甩魔杖,空气一阵晃动消失在镜头里。
歌特字体的片名:“奥罗拉之死”,如同重捶一般,在火焰中升起,然后是导演制片还有一应的工作人员名单,在这片慢慢拉远的残酷地狱影像中一一呈现。
短短三分钟的镜头,已经彻底征服了在场观众的视觉,再没有人象开场时那样漫不经心。
镜头一转,金光灿灿的龙城在碧海蓝天中由远至近,明亮的阳光下,飞翔课,学校里其他小龙嬉戏练习,角落里,主角奥罗拉瞪着一双傻乎乎的眼睛,自顾自看着羊皮书。
这个场景与开幕时的阴沉与冷酷的基调成了鲜明的对比,连孩子们的欢笑都显得特别刺耳。
“奥罗拉,奥罗拉!”老师叫着它的名字,同学们立刻哄笑起来。
“奥罗拉笨蛋!”
“奥罗拉是废物!”
“奥罗拉零分!”
“老师,奥罗拉飞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