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仅用于文字处理的家用电脑慢慢地开始支持网络广播、多用户游戏和社交网络。
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开始对沉浸在网络世界感到不安,害怕自己产生“网瘾”,就像后来的人痛恨整天刷手机短视频一般。
而在97年,一个名为“深蓝”的ibm计算机经过六场角逐,击败了世界象棋冠军。
人类在人机对决中败下阵来,令一些人对人工智能产生恐惧。
《黑客帝国》的出现,恰恰应对了当时的欧美人对虚拟空间、人工智能的恐惧,才会一上映便迅速引发全球观众的共鸣与讨论,并在接下几年里和两部续作一起揽下16亿美元的票房。
这样的反响与讨论,是《铁面人》不曾拥有的。
观众更多是挑剔影片剧情对原著改的太多,没办法,改编电影最大的难题就是既要展现出原著的精髓,又要表现出新意,任何一方弄不好都会导致影片口碑不佳。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媒体对《黑客帝国》进行严苛的批评,认为影片故弄玄虚,用人体生物发电纯属扯淡。
还有几家电视媒体派出记者到影院对观众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对《黑客帝国》的看法。
“哦,我的上帝啊!这片子太震撼,太真实了。我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活在虚拟世界里,感觉像游戏中的人物,好希望玩我的那位能给我充些游戏币,我想过的好些!”
“不太喜欢主角,感觉他们太虚假了!如果现实世界真如影片描述的那么残酷,那我宁愿一直活在这个梦里,干嘛一定要醒着啊!虽然梦是假的,但感觉是真的……!”
《黑客帝国》在北美口碑大爆,带来的结果自然是票房节节升高。
首周末三天共拿下2871万美元,令无数媒体惊呼,居然要有一部非好莱坞影片票房过亿了。
哥伦比亚公司对此,既兴奋又懊恼。
因为是分账发行,他们获得的收益着实有限。
旋即立刻派人去见江恒,商讨《黑客帝国2》的发行问题,但主要还是想要参与到影片的投资上来。
“江先生,我们是抱着很大的诚意,想要跟你合作的!”
哥伦比亚公司副总裁艾美-帕思卡尔来到江恒所在的酒店,试图说服江恒与哥仑比亚开展更为全面的合作。
准确的说,是希望江恒能到好莱坞,加入哥仑比亚影业。
现年40出头的帕思卡尔,是哥仑比亚公司总裁宝座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而在原本历史上,她也确实在99年时被推举为公司总裁。
但在此刻前途未定,帕思卡尔是有巨大的业绩压力的。
眼见江恒的《黑客帝国》将打造出一个超级卖座的系列影片,越发有将江恒收入旗下的心思。
“帕思卡尔女士,我很感激你对我的欣赏,不过,我是中国人,习惯了在我的国家生活,暂时还没有来好莱坞闯荡的打算。更何况,续集在香江也是一样能拍的!”
帕思卡尔摇头,“不一样的,江,虽然你选的男女主角,面容比较符合欧美的审美,可他们毕竟不是正宗的白人,伱的影片需要加入更多的白人、黑人面孔,才能更具国际化风格。你是有才华的,但香江那个地方实在太小了,限制你能力的发挥。
来这里,你会成为世界级导演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