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粟裕战争回忆录目录 > 第86章(第1页)

第86章(第1页)

军委和毛泽东同志于八月十二日复电,同意攻济打援,并预计了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第一,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分援敌;第二,打一个歼灭战,即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援敌;第三,济南既未攻克,援敌又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寻战机。同时又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第三方案&ldo;弱点是只以两纵占领飞机场,对于济南既不真打,并不真援。邱清泉、区寿年兵团之所以真援开封,是因为我们真打开封。敌明确知道我是阻援,不是打援,故以十天时间到达了开封。如果你们此次计划不是真打济南,而是置重点于打援,则在区兵团被歼,邱黄两兵团重创之后,援敌必然会采取(不会不采取)这种谨慎集结缓缓推进方法。到了那时,我军势必中途改变计划,将重点放在真打济南。这种中途改变计划,虽然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好,但丧失了一部分时间,并让敌人推进了段路程,可能给于战局以影响&rdo;。并且指示:&ldo;我们目前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援敌之目的&rdo;。

接到军委上述复示后,以得悉敌人空运第十九旅到济南,增加防守兵力。这时,我已率野直机关及部分纵队干部到达曲阜与谭震林同志会合,我们商量后认为,为确保攻济必克,须加强兵力才能奏效,但是又感到不论打援下攻坚,手中兵力尚非绝对优势。于是,我们于八月二十三日联名报告军委,要求调苏北主力部队(除留一至两个旅在苏北坚持外)北上参战。次日,军委批准除第三十三旅、第三十四旅留在苏北外,苏北兵团的两个纵队和一个旅北上参战。这样,在攻济打援战场上敌我兵力对比,我们取得了优势。

军委对战役采取极其慎重的态度。根据山东战场敌我力量对比,八月二十六日指出,必须预先估计三种可能情况:(一)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二)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攻克挤南,(三)在援敌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二十八日又指示我们:&ldo;最重要者是一个月左右还不能攻克济南,必须大量歼灭援敌,例如六个旅、八个旅或更多些,根本停止了援敌前进,给我以所需要的一切攻城时间,例如一个半月,两个月,或更多些(打临汾曾费去七十二天)才能克城,你们的根本出发点应放在这种情况上。我们不是要求你们集中最大兵力,不顾一切硬攻济南,这样部署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求你们的是以‐部兵力真攻济南(不是佯攻,也不是只占飞机场),而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和打援。&rdo;这就是军委&ldo;攻济打援&rdo;方针形成的过程。

军委着重提出集中最大兵力阻援打援和真攻济南,给我很大启示;,在中国革命战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上,已发展到最后夺取大城市的新时期,应以新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大城市的辩证关系。以往,不论&ldo;攻城阻援&rso;还是&ldo;围城打援&rdo;,都是为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济南战役则不仅为了歼敌有生力量,而且为了将大城市永久地巩固占领之。这样。我们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更大兵力去争取前所未有的更大胜利。

华野前委一致拥护这一方针。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和军委的指示,我决定将参战兵力的百分之四十四组成攻城集团。将参战兵力的百分之五十六组成打援集团。攻城集团兵力为六个半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大部分,附地方武装共十四万人,根据军委指示由许世友任攻城集团司令员,谭震林兼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司令员。以山东兵团领导机关作为攻城集团的领导机关。打援集团兵力为八个半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一部分,附地方武装共十八万人,由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毛泽东同志同意了我们的方案。九月十日,许世友同志到达攻城集团指挥所,次日,毛泽东同志发电给他,对攻济打援方针作了很好的说明,指出:&ldo;此次作战剖署是根据军委指示决定的。即目的与手段应当联系而又有区别。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挤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出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rdo;。

在以往的战役中。我的指挥位置尽力向前推,以便及时了解情况,直接指挥主攻部队,这一次我的指挥位置在宁阳西北的大柏集。以便更好地关照全局。

也许有人这样捉问:是否当年把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呢?这次战役既没有打两、三个月,也没有打一个月或二十天,仅仅八天就解放济南了,敌人援兵也没有敢动手,这些岂不是说明&ldo;攻济打援&rdo;方针显得顾虑太多了吗?

我看,不能这么说,虽然,在豫东战役中,我军一度攻克当时河南省会开封,但是,济南守战的兵力和构筑的工事,都比开封为强,打这样坚固设防的省会,我们还是第一次。毛泽东同志以攻打临汾费去七十二天的事实,告戒我们谨慎从事,这是正确的、必要的。尤其是战略决战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攻济能否成功,与战略决战关系很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次是战略决战阶段的序幕,必须谨慎从事。在以往攻城失败战例中,有些是正当守敌已经精疲力竭,再经受不住最后一击之际,可是各路援敌己蜂拥而至,我军背后受敌,以至只得被迫撤围,这种&ldo;为山九仞、功亏一篑&rdo;的事情,决不允许在战略决战即将到来的时刻重演。必须谨慎从事,以最坏情况作根本的出发点。徐州地区的敌人正是慑于我军打援集团兵力强大,才不敢冒然进犯。敌人增援部队不敢前来,正说明军委、毛泽东同志攻济打援方针的正确。

这种&ldo;攻济打援&rdo;的战法,后来用于淮海战役,在保证有足够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条件下,以大部兵力阻击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兵团,其效果就更明显了。还需指出,在有些材料中把&ldo;攻济打援&rdo;的作战方针割裂开来,认为济南战役就是&ldo;攻济&rdo;,而打援则是另一个未实现的战役计划。这种看法既不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也缺乏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面理解。

攻济打援的具体部署

济南敌人的防御阵地,由外围防御地带与基本防御地带构成。外围防御地带以齐河、长清、崮山、张夏、中宫、王合人庄等为警戒阵地,沿鹄山,中店铺、峨眉山、大庙屯、兴隆山、砚池山、茂岭山、华山线构筑主要阵地,纵深达十余公里,由一百六十余个支撑点组成。基本防御地带由三线阵地组成:商埠为第一线阵地,外城为第二线阵地,内城为核心阵地。王耀武自恃工事坚固。认为外围能守半个月,市区至少能守一个月。

面对敌人的防御情况,我着重从兵力部署上分析敌人守城的重点。济南守城之敌,在王耀武统一指挥下,以泺口,马鞍山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守备区,守备东线的是中央军,守备西线的是杂牌军吴化文部。国民党军历来有正规军和杂牌军、中央军和地方军之分,界限是很明显的。济南守敌既然将中央军置于东线,显然以东线为其重点。西线守敌六十九军军长吴化文,在战役前曾有弃暗投明的表示,可能在战场起义,这就可使敌防线出现缺口。同时故人的机场在城西,攻下机场,可切断敌人空中的补给线,不但断绝敌人兵力和物资的来源,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严重打击。为此,我决定将攻城兵力重点首先用在西线。这个问题汲及到集中兵力问题,毛泽东同志说集中兵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的体会,如何判断和选择重点是关键。

我们将攻城集团也分为东,西两个兵团,从东,西两面向济南实施钳形夹击。西兵团以第二纵队。第十纵队、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四个团)及冀鲁豫军区‐部兵力组成,由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统一指挥;东线兵团以第九纵队、渤海纵队(六个团)及渤海军区‐部分兵力组成,由第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统一指挥。此外,以第十三纵队为攻城顶备队。特种兵纵队组成两个炮兵群,分别配属给东西兵团。

至于打援集团,我们采取&ldo;夹运(河)而阵&rdo;的部署。在运河以西配置第四纵队、第八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的两个旅,依托水洼地带,构筑多道纵深的工事,坚决阻击由鲁西南北犯之故,而将打援集团的大部配置在运河以东,由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六纵队、第七纵队、第十二纵队、中野第十‐纵队及鲁中南纵队(四个团)组成,拟在邹县以南集中三十个团歼援敌三个旅,而以其余二十二个团箍制援敌的其余各部,尔后再依情况发展而定下一步作战。

济南战役定于九月十六日开始。在开始前三天(即十三日夜晚),我南线江淮军区和豫皖苏军区部队开始破击徐州至商丘、徐州至蚌埠、徐州至运河站的铁路线并威胁徐州,迫使敌人分兵以防徐州。同时:我们指示淮南部队破击蚌埠至浦口的铁路线,留在苏北的第二十三旅向运河线进袭,以配合济南战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