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你想留哪个头,上面的还是下面的?刘汝魁的重伤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胜利……
清军只是被打开第一道防线而已。
这是河谷,十几里长的河谷,清军在里面总共三道防线,都是以临时伐木制作的拒马为依托,以几个小的军户庄子为核心,后者都有夯土的围墙,虽然不是什么真正城墙,挡不住炮弹,但对清军来说能用的也只有这个。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单纯战斗力来讲,依然是很强的。
毕竟这里全是八旗满洲和蒙古。
要是放过去,超过一万五千八旗满洲和蒙古,甚至能完成一次入寇,到大明进行一次深入的劫掠了。
现在虽然今非昔比,但想打开依然并不容易。
但同样,清军想突围也不可能。
锁阳关是过不去了,杨丰坐镇下横亘的长城堵死了向东的所有可能,而向南是群山,而且中间没有路的群山,除非抛弃一切物资和马匹,化整为零徒步南下翻过群山,但问题是那样还是死路一条,因为长城还是堵着他们向东逃亡的路。
无论最后怎样,他们只要向东就得面对长城。
而长城上的守军,可以迅速抢在他们前面再次堵住。
长城相当于一条高速公路。
在崇山峻岭间,在深山密林间,用砖石人工修筑起一条高速公路,可以让士兵以比任何敌人都快的速度调动。
至于不走长城,那就只能到大明当流寇了。
而向北去葛峪堡又打不开李定国的防御。
甚至就算现在还会被后者的骑兵不时突袭。
向西就更不可能了,能维持住防线不被突破就很好了。
真的陷入绝境。
夜。
照川堡。
在遍地伤兵的哀嚎中,拄着拐的胡巴悄然钻进了一个小院。
“他怎么说?”
早就在等着的我大清镇国公瓦克达焦急地说道。
“回公爷,杨大王同意了,只要您能立个功,那他就准您跟部下以后都编入明军,还封您为建州右卫指挥使,其他立功后投降的将领,也都一样可以封指挥使。杨大王说了,大明终究不可能让汉人住到辽东山林里,但那里也不能空着,以后那些卫都还得有,还是得让咱们这些回去住着。”
胡巴说道。
当然,杨大王并没说这么多,至少一半是他自己补充的。
好奴才就是要为主子着想。
“对对,大王英明啊!”
瓦克达由衷地感慨着。
当然,他爹是被杨大王凌迟的这种事忽略就行。
再说那是他爹不懂事,抗拒王师当然死路一条。
公是公私是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