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於菟坐在爹爹怀中问道:“封禅是什么样的。”
李承乾道:“封禅是很累的。”
“爹爹与爷爷都在山上说了什么?”
李承乾又道:“都是一些祭告上苍的话,没什么特别的。”
李世民站在群臣面前,此刻这位皇帝看起来精气神也与往日与众不同了。
一个站在事业最巅峰的皇帝,自然是精气神充盈的。
在群臣的跪拜下,李承乾抱着儿子,与父皇一同走下山。
走了一段路之后,后方的朝臣也纷纷站起身跟在了陛下与太子的身后。
李承乾看着小於菟已有些肿的双脚,道:“你回去之后要受苦了。”
小於菟努着嘴道:“他们说皇帝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登泰山,孩儿不想错过。”
李世民道:“等你长大了想来就来,不用听他人言语。”
小於菟这才高兴了不少。
李承乾背着儿子一路走下山,沿途的文武群臣纷纷拜倒,皇帝已在泰山封禅的消息,有人传递到了山下。
上山的队伍很庞大,下山的队伍依旧很庞大。
文臣武将有爬不动的,但也都在原地没有下山。
只等陛下回来了,他们这才下山,跟在陛下的身后。
小於菟趴在爹爹的背上,目光看着山下的风光,阳光下一片茂密的绿色,好似都有了反光。
有人脚步匆匆上了山,来人禀报道:“陛下,辽东急报。”
小於菟从爹爹的后背下来,又被薛万备背着。
李世民打开急报,仔细翻看着,道:“百济亡了。”
李承乾接过父皇递来的急报,看着上面的内容,高延寿与金春秋用三万大军打下了百济全境。
百济义慈王自缢而死,俘获百济六万余口人,降将三名。
缴获珠宝金银三车,献大唐。
李承乾看完军报,笑道:“父皇辽东大胜。”
李世民道:“如今金春秋与高延寿南北对立,你就不怕他们打起来吗?”
“父皇以为如何?”
李世民沉声道:“全由你去安排。”
“儿臣领命。”
上山累,其实下山也很累,李承乾感受着双腿的酸痛,走得并不快。
李世民拄着一根拐杖艰难迈动脚步。
其实也有赶上来的人说可以背着陛下。
但陛下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内侍看到陛下如此坚持,这些太监急得都要哭。
也可能是陛下有些赌气,因为太子殿下也没有让人背。
年有四十九的皇帝不肯向年轻人服输吧。
上山用了三天,下山也用了两天。
当长孙皇后看到拄着拐杖下来的丈夫,捂着嘴几乎哭出来。
李世民走到近前,揽着妻子道:“朕无妨,无妨。”
看着父皇在母后的搀扶下走回了车驾,李承乾再看向自己的儿子,他早就跑向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