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上尉司书方正馨
第十四章淮海战役:勇敢地向前进
战争罪犯的名单
将革命进行到底
邱清泉:让他崩溃好了
勇敢地向前进
第十五章平津战役: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文章要从西线做起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风雪中矗立的枕木
天下人会提壶送酒欢迎你
金汤桥
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第十六章钟山风雨起苍黄
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
钟山风雨起苍黄
榴花原是血染红
最后的故园
第十七章熟透的李子
熟透的李子
关中决战
一片孤城万仞山
悠远的驼铃
凌乱的海滩
第十八章士兵的山河
大迂回大包围
金门岛
给解放军长官磕个头
大陆的最后一战
士兵的山河
丁晓原:军事非虚构叙事的范式
无疑的是,王树增已经以《朝鲜战争》、《长征》这些具有&ldo;王氏&rdo;特色的厚重之作,在军事非虚构文学的写作中,竖起了为界内人士和普通读者认可的一种标高。而他最新推出的战争系列之《解放战争》,再一次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王树增是从事军事非虚构文学写作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从接受者的心理而言,战争诸类的&ldo;冲突性&rdo;题材,对于受众别有一种吸附力。但像解放战争这样的&ldo;熟题重述&rdo;,如果其间没有充分的召唤读者的意义元素,那么读者只能对作品说&ldo;不&rdo;。解放战争一类的题材,各式著述作品不计其数,很多读者对其耳熟能详,因此&ldo;接受疲劳&rdo;成为一种&ldo;宿命&rdo;。而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却依然获得了读者普遍的青睐。这部&ldo;熟题重述&rdo;的长篇在究竟哪里吸引着我们,这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我想王树增及其《解放战争》的意义正是在这里蕴含着。
从非虚构写作类型看,王树增所写为&ldo;史志&rdo;。这一类写作在晚近30年的报告文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有些史志作品因得历史材料的曾经尘封,而以其揭秘性获得了写作的价值,&ldo;打捞历史&rdo;,自然建立起一种题材的优势。但是显然《解放战争》在整体上已无这样的题材优势,相反这样眼熟的题材处理不当就会弱势尽显。应当说,就其叙述对象而言,《解放战争》并没有也没有可能再为我们提供更多重大的初始新鲜的材料,整个事件大端有其历史的规定,在非虚构写作伦理中,作者是无法&ldo;改造&rdo;叙事对象的。作为史学的历史形态,党史、军史等,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呈现着对象,其核心是一种基于历史的集体或集团写作。而作为非虚构文学的一种存在,需要既能满足非虚构的纪实体性,又能表达写作主体的个人特性。这里的关键是历史叙事的个人性。是否具有个人性,这是作为史学的历史与作为文学的历史的根本性区别之一。作为非虚构的文学史志写作,一方面,主体应以自己的眼光选择作为写作对象的历史存在。这种选择既体现为对巨大的历史本体作总体的摄取,又要求对富有意味的历史细节进行呈示。另一方面,它的个人性还在于以鲜明的个人方式展示所择取的人物事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要点,但可归结为个人的历史叙事方式。在我看来,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以其独特的历史叙事的结构配置、展开艺术、意识形态处理等,实现了作品内容的历史厚重与叙事的个人姿式的有机结合,从而建构了战争非虚构叙事的某种范式。并且由此可见,非虚构历史叙事,对象的历史性与主体的个人性的合致,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解放战争》给予读者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十分注意作品的&ldo;展开艺术&rdo;。叙述解放战争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并且此前已有许多的叙述,作者需要选择一个存在于历史之中,又能以新鲜别致的差异化吸引读者眼球的&ldo;进入&rdo;方式,从而展开对于波澜壮阔历史的叙说。《解放战争》(上)第一章&ldo;青春作伴好还乡&rdo;下第一个节目为&ldo;年纪愈大愈不愿意洗脸&rdo;,这样的语言处理给读者带来了叙事&ldo;模式化&rdo;的效应。这一部分以&ldo;一架带有美军标志的飞机在中国黄土沟壑的上空盘旋&rdo;,&ldo;这是一九四四年七月里的一天&rdo;这样的表述开篇,其后引出的主要内容有美军观察组飞赴延安的背景、在延安的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在延安与中共领导人的会谈,日本投降,毛泽东决定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等。如果作品径自从重庆谈判起笔,则难免陈言多而意趣少。而且这样的展开也表示着作者会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总揽解放战争的大局。重庆谈判的破裂正是解放战争开启的直接的逻辑,这是解放战争叙事的历史规定,而王树增以美军观察组飞抵延安作为导引,这里体现的就是作为主体的个人方式。作为叙写重大历史题材的大作品,《解放战争》叙事的个人性是以对象的历史生成为前提的。因此,无论从时序推进的纵向,还是与对象密切关联的要素,举凡重大的战役、重要的人物作者都能观照,力图还原、呈现解放战争的本真面目。但作者又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历史存在,而是在服从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结构配置,从而凸现对象之间的意义关联。这种结构配置是指相关材料在特定的叙事空间中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避免对同一对象作过多的线性铺叙,也能通过关联材料的&ldo;并叙&rdo;或插叙,丰富叙述的内容,给人以宏阔充实之感。在内容上既突出军事叙事,也兼有非军事叙事,重点是内部叙事,也能引入相关国际人物或事件,既大写大事要人,也细写细节和普通士兵等。王树增对解放战争有着自己的认知,他以为:&ldo;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负,不如说是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引领,逐步获得民心的过程,是人民对战争双方做出了胜负的选择。&rdo;这其实也表达了《解放战争》主题的基本义项。但在作品中作者并没有更多地直接言说,而是通过具体的叙事加以表现。按照一般的战争文学叙事模式,可能只是就军事言其事,而《解放战争》则特别注意了通过材料的组合处理,强化了对于战争内在规律的叙事解读。如第三章&ldo;农民厌恶马师长&rdo;和&ldo;姑嫂二人忙点灯&rdo;两节,分别写了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作品当然主要叙述战役谋划,战役过程以及结果等,但同时根据其中的情节,接续了解放区人民支持人民军队的生动故事。此外《解放战争》在叙写重大事件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导入有意趣的细节。如&ldo;胡宗南:为人民服务处&rdo;写胡宗南攻占延安后,&ldo;开设了一个&lso;为人民服务处&rso;&rdo;,&ldo;挂牌那天很是热闹&rdo;,又是发救济金,发棉布,发米等,&ldo;胡宗南发现这样下去实在难以承担,而更重要的是民众依旧不说国民党的好话,所有的服务内容只好停止&rdo;。这一细节不只新鲜生动,而且具有复合的表达意义。又如王震与被俘的旅长,&ldo;他们&lso;互通姓名,一如朋友相见&rso;&rdo;,晚上一起吃晚饭,谈天,&ldo;几个小时之前还和身边的这个人拼死厮杀,而现在却如同兄弟一样睡在一条炕上&rdo;。这样的细节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是未曾见有的。人性的美好之光在这里熠熠生辉,温暖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