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往事不可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友谊重于比赛

在谈话中,鲁挺多次对我说:体育里面有政治,有辩证法。国运盛而体育强,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不可能有体育的全面发展。一个运动队仅有夺金实力是不够的,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智慧的较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传播友谊,展现民族精神。这一点他从周总理身上学到很多……

1961年1月,为参加缅甸联邦独立节和互换中缅边界条约批准书的庆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一个庞大代表团赴缅。总团长是周恩来总理,代表团成员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轻工业部长李烛尘,外交部副部长耿飚,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雷任民,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张致祥,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蔡廷锴,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荣毅仁,云南省副省长刘明辉等高级军政官员。下辖八个代表团:军事代表团、文化艺术代表团、电影代表团、云南省代表团、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佛教代表团、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和体育代表团。

在代表团里不仅有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昆明军区司令秦基伟中将这样的高级将领,还不乏像佛教协会会长喜绕嘉措大师和副会长赵朴初居士等知名人士。鲁挺虽然是体育代表团长,但职位最低,军衔仅为上校。然而,他所率领的八一足球队却格外引人关注。

为了适应缅甸炎热的气候,八一足球队提前半个月到昆明做适应性训练。秦基伟将军等多次到驻地看球队训练,并和运动员一起用餐。这些老军人性格好斗,喜欢以成败论英雄,他们要求八一足球队这次出访一定要赢。球队队员们也摩拳擦掌,决心不辜负首长期望。按常规,与缅甸国家队的比赛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抗,八一队必胜无疑。但是赛前的一件事却改变了人们的初衷。

代表团到达仰光后,缅甸总统吴温貌第一次接见周总理及代表团团长,不谈别的,专谈足球。他当着全体团长的面对鲁挺说:&ldo;上次我们球队到你们国家比赛时输了,这次我们一定要赢你们。&rdo;在场的人都笑了,原以为只是句玩笑话,并没很在意。但周总理却将此事记在心上,回来后专门找到鲁挺商量:这场球不能赢!并第一次提出了&ldo;友谊重于比赛&rdo;的口号。比赛那天,首都仰光万人空巷,政府首脑全部都到了场,不仅体育场内人山人海,连四周的树上、房上都站满了观球的群众。鲁挺根据周总理的意图及时调整部署,让比赛打了个平手。缅方反映很好,缅甸各报均做了报道,盛赞这场比赛堪称是中缅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中国驻缅使馆的同志评价,这场比赛的结果与中国代表团的访问结果是一致的。

实践证明,由于双方的共同呵护,中缅关系经受了历史考验,中缅边界成为一条和平安宁的边界。陈毅元帅在《赠缅甸友人》一诗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情怀:我住江之头,君主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优美的诗句至今被两国人民广为传诵。

在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前的准备会议上,周总理给运动员们讲徐寅生的《怎样打乒乓球》,说这篇文章里充满了辩证法,毛主席高度评价这篇文章,还问女队员郑敏芝学过没有。他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处理好政治和业务的关系,才能在比赛中打出水平,赛出风格,为人民立新功,并正式提出&ldo;友谊第一,比赛第二&rdo;的口号。

谈到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鲁老尤为兴奋,这是体育界多少代为之奋斗的结果啊!是国家的盛事。他说,举办亚运会,争办奥运会,依然是政治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以此提升本国政治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的,否则,大家都争它干啥?切不可忽视它的综合效应,我们体育工作者要通过比赛为祖国的强盛作贡献。鲁老尽管年事已高早已离休,仍然笔耕不辍,他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汇集成文,写出了《通向冠军的道路》《离休散记》等多篇论文,用以教育培养下一代。诗人张恒用诗句高度概括了鲁老的体育人生:

心血浇灌强国路,累累硕果慰平生,前浪如潮后浪涌,老骥欣然望前程。

是战士,才能演好战士

‐‐我所知道的李长华

当初,我与长华叔叔并不熟悉,最早我是从银幕和舞台上认识长华叔叔的。他曾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土》中饰班长马宝玉、《碧海丹心》中饰连长肖丁、《战上海》中饰连长李永刚、《江山多娇》中饰男一号高国林;在话剧《带兵的人》中饰连长林智勇、《英雄工兵》中饰连长丁战……他原本就是战士,他扮演的角色基本上都与士兵有关。他的表演,将部队战士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仅形似,更为神似,在我幼小心中深深扎了根。后来我也成为了战士,并和长华叔叔的儿子同在一个连队。那时,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在我们部队扎了根,长华叔叔隔三差五带着团队到部队深入生活或进行创作。他说部队是&ldo;娘家&rdo;,要经常走动。这又使我对长华叔叔平添了几分敬佩。

&ldo;九一三&rdo;事件后,我受父亲株连,被处理复员,分到一个山区里&ldo;三线&rdo;小厂工作。由于离市区太远,工厂每两周进城休息两天。对于家住广州的工人来说,返城之日犹如过年,个个喜气洋洋。对于我却痛苦不堪,因为广州没有家。我家原在广州,兄妹几人也是从广州入伍。随着父母远调北京工作,广州早已没有了栖身之地。按国家政策规定,复员兵应哪儿来回哪儿去。此时我们兄妹几人处在既回不了北京、又无法在广州落脚的两难境地。特别是随之而来的&ldo;揭、批、查&rdo;和&ldo;批林批孔&rdo;运动,搞得大家人人自危、个个反目,有谁还敢收留我们这些落难子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