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个人。
2李大钊先生介绍威金斯基、杨明斋去会晤陈独秀先生,似乎并不知道他们的秘密使命。因为李大钊
先生和威金斯基后来都没有说过他们之间有过甚么初步的商谈。大概李真的以为威金斯墓是一位新闻记者。
威氏与陈独秀先生在初步接触时,尚隐瞒着他的真实身分。似乎也可以推知李当时的介绍信只是泛泛的。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章陈独秀的最初策划
陈独秀先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共产党的始创人,这不但由于他的声望在当时起了号召的
作用,而且实际上他确是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最先发动者和设计者。他具有决心和信心,拟定
发展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初步蓝图,并从事实际活动。由于他多方推动和组织,各地的马克思
主义者的零星活动终于演进到中国共产党的正式组成。
一九二○年七月十三日下午,正是直皖战争的前夕,我由北京乘火车赴天津,旅客异常
挤拥,车行的速度也不正常,近黄昏时才抵达中途的廊房站。火车进站后即停止前进,站外
隐约传来稀稀落落的枪声,旅客们惊惶不安,但都不敢离开车厢。凭窗远眺,只见高与人齐
的高粱丛里有少数全副武装的士兵蠕蠕移动。旅客中的一位军官向我们高声解释,说看来这
还只是双方前哨部队的接触,假若前面的铁路没有截断,我们今晚还有到达天津的希望。果
然,不久火车继续开行,但沿途时驶时停,抵达目的地已是深夜了。
翌日(七月十四日)直皖战争大规模展开了。皖系的段祺瑞自称是国军总司令,以由日
本装备起来的边防军为骨干,自北京附近向保定、天津进迫。直系的曹锟和吴佩孚组织讨逆
军,得到关外的张作霖和桂系的岑春煊等的声援,以保定为指挥中枢,向皖系军队展开攻势。
战争进行约五日,即以直系的胜利而告结束。这是历史上自袁世凯小站练兵形成北洋军阀之
后,第一次爆发的内部大规模火拼,也就是北洋军阀走向分崩离析的一个显明标志。
我在天津住了一夜,次日搭津浦车南下,十五日到达龙蟠虎踞的六朝故都‐南京。那时
署假已经开始,又受战争影响,南京各学校的朋友们多数均已离去;加之那时南京城内商业
萧条,民气低沉;这些都不免使我有寂寞凄凉之感。不过当时一般青年多有遍览名山大川的
气概,我也深染这种游历癖,常在旅途中偷闲游山玩水,所以这次在南京不理会甚么戒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