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甲午战争史称什么 > 第119章(第1页)

第119章(第1页)

是日,在伊藤博文的指示下,伊东已代治让兵库县知事周布公平出面,正式通知德璀琳:

&ldo;(一)台端乃非经正当手续的使节,因此不能和台端会面。

(二)今两国正在交战,倘有事商议,中国须通过正当手续,派遣具有能充分发挥实效之资格人前来。

(三)即使带有李鸿章的书翰,而欲以此举作为派遣正式使节的准备工作,亦必须是中国官吏,而且有权力、能完全代表中国政府的人。

由于上述理由,总理大臣不能和台端会面。又所带来的李鸿章书翰亦不能接受。&rdo;注14

对于周布的口头通知,德璀琳一言不发,却称:&ldo;本日接恭亲王电,日本政府巳承诺美国政府仲裁,本人已无须在日本逗留。恭亲王的电报乃二十六日天津德国领事致神户德国领事者。因此,本人必须立即返回。况且李鸿章的书翰,业已于本日邮寄伊藤伯爵。&rdo;注15

十一月二十九日晨六时零五分,德璀琳一行仍乘礼裕号由神户解缆,归航天津。

德璀琳东渡,只是清政府派出正式议和代表之前的一段插曲。对此,日人评论说:&ldo;德璀琳冒然而来,怅然而返,世人皆以为奇。&rdo;注16其实,这并无奇怪之处。派德璀琳渡日一事表明其乞和心情之迫切已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而日本政府拒绝接见德璀琳,则含有延长战事和避免外国插手而迫使清政府正式派遣全权使臣的双重目的。

注释:

注1泰勒(breuttaylar),德璀琳的私人秘书。立嘉(alexanderichie),任伦敦《泰晤士报》驻华通讯员及天津英文《时报》编辑,并充李鸿章顾问。

注2 《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十月二十六日。

注3《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858号,附件。

注4《李鸿章致伊藤博文文书》,见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4卷,第466页。

注5《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电》,《朝鲜档》(2374)。

注6北京美国公使馆:《中日议和往来转电节略》,见《中东战纪本末三编》第2卷,第32页。

注7《赫德致金登干函》z字第641号。见《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第78页。

注8《孙毓汶、徐用仪致李鸿章函》,《李鸿章未刊稿》(抄本)。

注9《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851号。

注10《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855号。

注11《日本外交文档》第27卷,第858号。

注12《日本外交文档》第27卷,第857号。

注13《日本外交文档》第27卷,第859号。

注14《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58页。

注15《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861号。

注16《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59页。

第二节 日军进犯山东半岛

一 威海卫的军事地位和防务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遥相对峙,共扼渤海的门户。故威海卫素有&ldo;渤海锁钥&rdo;之称。此地在古代本为滨海渔村,汉时称石落村,元时称清泉夼。明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曾设卫于此,名曰威海卫。卫城前临海湾,背枕群山,峰峦连绵起伏,三面环绕。港湾广阔,其南北两岸山势险峻,蜿蜓而东,犹如两条巨龙腾越海中,刘公岛恰似一颗明珠置于港口中央,形成二龙戏珠之势。在港湾附近,明礁暗石,森列潜藏;列岛群屿,星罗棋布。此港形势堪称险要。古往今来,曾有无数骚人墨客咏叹其险,如称:&ldo;形势天然鬼工造&rdo;注1,&ldo;巨镇天开海国雄,屹然海际跨瀛东&rdo;。注2绝非过分的夸张。

近代以来,威海卫的军事地位再度受到重视。一八七四年四月,日本出兵进攻台湾,侵扰达半年之久。清廷切感海防空虚,思为亡羊补牢之计。同年十一月五日,恭亲王奕訢等奏称:&ldo;有鉴于前,不得不思毖于后。&rdo;注3奏上,谕沿海各省督抚&ldo;亟应实力讲求,同心筹办&rdo;。注4于是筹备海防问题便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时,最先提出在威海卫建立海军根据地的是郑观应,他说;&ldo;今宜以铁甲船四艘为帅,以蚊子船四艘、轮船十艘为辅,与炮台相表里,立营于威海卫之中,使敌先不敢屯兵于登郡各岛。而我则北连津郡,东接牛庄,水程易通,首尾相应。彼不能赴此而北,又不便舍此而东,则北洋之防固矣。&rdo;第二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在《筹办海防折》中进一步提出威海卫设防的具体计划:&ldo;威海地势……紧束,三面皆系高山,唯一面临海,而外有刘公岛为之屏蔽。刘公岛北、东两面为二口门,岛东口虽宽,水势尚浅,可以置一浮铁炮台于刘公岛之东,而于内面建一砂土炮台,海外密布水雷,闭此一门,但留岛北口门为我船出入。其北口门亦有山环合,可以建立炮台,计有三砂土炮台于内,有二浮铁炮台于外,则威海于口可以为轮船水寨。轮船出与敌战,胜则可追。败则可退而自固,此威海之防也。&rdo;当时,赞成此议者倒是不乏其人。但是,威海筑台设防需费极巨,一时不易筹办,故进展十分迟缓。

直到一八八一年,威海始成为北洋舰只的屯泊之所。注5同年,清政府决定在威海设鱼雷局,但未即兴办。一八八三年,李鸿章命候补道刘含芳主持,在威海金线顶建鱼雷库及学堂,并在刘公岛设水师机械厂、鱼雷营料库、雷厂等。一八八六年,山东巡抚张曜专程到威海进行实地考察,接见地方名流,以征询意见。注6次年,威海的海防工程才得以全面展开。是年,李鸿章奏派绥、巩军驻威海,以道员戴宗骞为统领。戴宗骞自带绥军四营一哨驻威海城郊和北岸;分统总兵刘超佩带巩军四营驻威海南岸。一八八八年,又调派护军两营驻刘公岛,以总兵张文宣为统领。以上各营皆直辖于北洋大臣李鸿章。战争爆发后,威海海防吃紧,绥、巩、护诸军又各增募二营。至是,威海驻军已达到十六营一哨。其驻地如下表(表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