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甲午战争史称什么 > 第153章(第1页)

第153章(第1页)

日本政府迫使清政府派遣&ldo;全权委员&rdo;的目的达到了,又要作进一步的威逼。十二月十八日,日本政府通过谭恩转电清政府:&ldo;若中国政府任命媾和全权委员,日本政府不论何时可任命同等资格之委员。但在日本政府任命该全权委员以前,中国政府应先将该国全权委员的姓名、官位通知日本政府。全权委员会商地点必须是在日本国内。&rdo;注9至此,清政府不得不确定议和代表人选了,但仍幻想日本有可能同意以上诲附近为会议地点。二十日,清廷颁旨:&ldo;著派尚书衔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头品顶戴署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与日本派出全权大臣会商事件。&rdo;注10当天,经田贝电达东京,除通告此事外,还提出:&ldo;中国为往返便利,请日本选定与上海相近的地点为会议场所。并希望日本立即任命全权委员,速定会商日期,并望于日本任命全权委员之日,决定两国开始休战的日期。&rdo;注11

当然,日本政府既不同意到中国会商,也不同意休战。可是,按照国际惯例,开始议和谈判就要实行休战。所以,对于如何答复休战问题,日本政府是需要仔细斟的。十二月二十三日,陆奥宗光致电驻俄公使西德二郎和驻朝鲜公使井上馨时,便透露了他的真实意图。他说:&ldo;据我之见,即使谈判开始后,也不实行停战。如果中国迫切希望停战,则要待我们提出的有利的三个条件得到保证以后方可答应。&rdo;注12所谓&ldo;三个条件&rdo;,就是朝鲜&ldo;独立&rdo;、割让土地和赔偿军费。但是,陆奥&ldo;即使谈判开始后也不实行停战&rdo;的话,私下说说可以,公开说出总是不那么光彩的。二十四日,日本驻德公使青木周藏致电陆奥称:&ldo;根据国际惯例,除非同意停战,否则就不必同中国进行正式议和谈判。因此,应通知中国……停战时间应经各自全权代表在会议上同意。&rdo;注13陆奥认为青木的意见,不失为可行的办法。于是,日本政府于二十六日复经谭恩致电北京,告知:&ldo;日本政府选定广岛为全权委员之会议地点&rdo;;&ldo;至于休战条件,纵使日本政府许诺休战,亦须在两国全权委员会商后,始能明言。&rdo;注14二十九日,清政府经田贝转电东京,表示&ldo;愿闻日本所派大臣衔名&rdo;。注15自从美国担任中间人以来,日本政府的种种做法,田贝也认为未免过分,他估计这次清政府要求日本见示所派委员姓名、官职,也会遭到拒绝。因此,他在三十日致电谭恩说:&ldo;日本对清国之少许请求亦加拒绝之事,颇使我感到为难。若现在日本将全权委员姓名通知清国,会谈必将有利于日本而结束。此不过是为保全清国体面之需要而已。&rdo;注16对于田贝的埋怨,日本政府不于理睬,仍然我行我素。三十一日,日本政府经谭恩转电称:&ldo;日本须俟中国所派大臣到境有日,即日派出大臣,现时不必先言派几员,系何姓名、职衔。&rdo;注17又拒绝了清政府的要求。

清政府在十分屈辱的情况下,仍不得不派张荫桓、邵友濂东行。一八九五年一月一日,即张荫桓离京的前四天,田贝代为拟定一份洋式国书底稿,内有&ldo;所有该全权大臣等与贵国所派全权大臣议定永和之约,所画之押,即如朕笔亲书;其与贵国全权大臣所定之款,亦如朕与贵国亲定之款无异&rdo;注18等语。清政府当然不能接受这一国书底稿,便于第二天以&ldo;本署已缮定国书,请钤御宝,未便更易&rdo;注19为由,婉辞谢绝了。此事却引起了田贝的极大不满。不久,清政府拒绝田贝国书底稿的事竟传到了日本。谭恩致电田贝称:&ldo;日本传言:中国所派之二大臣,并无&lso;全权&rso;二字意义之实等语。请贵大臣转询中国,所派之大臣是否按&lso;全权&rso;二字之义,不能随便推诿。希即电知,以便转告日本政府。&rdo;于是,田贝致函总理衙门,不无牢骚地说:&ldo;本大臣前曾为贵国国书底稿送贵署查阅,此不过按洋式国书拟就。嗣接函复云已缮定国书,未便更易。贵国所缮国书底稿,本大臣既无由得见,而于函送所拟国书底稿后,亦未尝复与本大臣相商。书中是否畀有全权之任,更无从知悉。是以难电复本国驻日本大臣,谓此二大臣系有何权。果系按&lso;全权&rso;之义,无所推诿,抑或另有别权。贵同所缮国书之意,有人知之,本大臣则犹未知。如日本已真有人知之,实为奇异!&rdo;注20清政府当即答复&ldo;实有全权&rdo;。注21后来,日本方面正是在&ldo;全权二字意义之实&rdo;的问题上大做文章,破坏了广岛会议。

一月五日,张荫桓陛辞,在奕訢带引下先后觐见光绪和慈禧。

当天,特降黄纸谕旨云:&ldo;张荫桓、邵友濂现已派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会商事件,所有应设各节,凡日本所请,均著随时电奏,候旨遵行。其与国体有碍,及中国力有未逮之事,该大臣不得擅行允许。懔之!慎之!&rdo;注22这道谕旨本身,说明清廷对日本方面的情况完全不清楚。连张荫桓本人也是如此。他在离京前奏称:&ldo;此行原无把握,为时久暂,自难预定。如能仰托皇上福威,敌人就范,则臣蹄期可速,经费可节,随使各员亦有劳可录。俟到差后,察看情形再行具奏,以慰宸厪。&rdo;注23他虽然感到&ldo;此行原无把握&rdo;,但仍存有一线希望。清政府所派与日本议和的全权大臣尚未离京,就注定广岛会议是必然要流产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