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多海军6战队是英法联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他们都是老兵,主要来自各个舰队或殖民地殖民军,战斗经验丰富。
卡登上将派出这些人,目的是为了第1时间占领1块滩头阵地,好让6军登6上去。
他们也没让卡登上将失望,1群人划着小船或冒着半人高的水,登上了被炮弹犁了1遍又1遍的滩头,快速占领了滩头阵地。
巩固阵地后,后续6军便开始登6,6军划着小船,1点1点的登上滩头阵地。
这群第1次上战场的6军,紧张的在战场上不知所措,直到被抓去巩固防线。
小船运输太慢,必须得搭建1个临时码头,不然重装备和补给上不去,送再多人去也是送人头。
豪气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直接以小型运输船为基础,搭建临时码头。
因为早有准备,所以码头搭建的很快,到中午时,两块钢铁制造的架桥连接了临时码头和滩头,临时码头投入使用。
滩头很快聚集了数万名士兵,汉密尔顿上将也抵达了6地上。
“这里是谁在负责,为什么不组织好部队。”汉密尔顿上将上岸后,抓住1个跑来跑去的上尉,抓着他的衣领问道。
“报告将军,这里又邓肯上校负责,上校正在尝试和那群印度人沟通,但是他们听不懂命令。”上尉操着1口地道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方言,听的汉密尔顿1头雾水。
“你说慢点,上尉,不用着急,不要紧张。”汉密尔顿无奈的让他再说1遍,上尉憋红了脸,咬文嚼字的重复了1遍。
“让你的长官,立刻到这里来,还有,将这个消息传给其他师的长官,我要他们立刻到这里来,我要下达作战任务。”汉密尔顿眼皮子耷拉了下来。
太难了,他都不知道约瑟夫·弗朗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听说他时不时就要接见十2个地区和民族的代言人,还要熟练的与他们交流沟通。
(奥匈帝国没有主体民族,语言也不通用,奥匈帝国有3种通用语言,德语,匈牙利语,克罗地亚语。)
没1会儿,过来了两个上校,4个准将,5个少将。
英军编制1个标准步兵营1023人,是最基础的战术单位,营长是中校。
4个营加上旅部,就成了1个旅,1个标准旅是4119人,旅长是准将。
3个旅加上直属部队比如炮兵,就成了1个师,1个标准步兵师是18073人,师长为少将。
至于上校,因为取消了团长,上校1般任参谋或副职位,或者殖民地任职。
“将军,澳大利亚第2师总指挥官马尔斯向您报到。”
“将军,新西兰第1师总指挥官唐纳德向您报到。”
“将军,英印军团第十4师向您报告……”
诸如此类的,5个少将做了自我介绍,澳新军团师长被称呼为总指挥官,指挥1个师的战斗,除了称呼,其他没什么不同。
然后是4个准将,汉密尔顿本来不想听他们说,毕竟你的上级已经说了,但是还没来得及制止,他们就开始了自报家门。
“将军,英印军团第6十1旅向您报到。”
“将军,澳大利亚帝国军第8旅向您报到……”
听完他们的话,汉密尔顿直呼好家伙。
“6十1旅,2十师的部队?第8旅?混编的那个旅,你们不是第4师的部队吗?”
汉密尔顿发现,就没有1个旅长和1个师长是隶属关系,有点问题,但是没关系,他能解决。
“时间紧迫,英印军第十4师,你们的部队到了多少?”汉密尔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