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紧迫,不能多所讨论;我们两人因以中常委名义决定周恩来迅即赶往九江南昌,组
织一个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叶挺等为委员,根据周恩
来同志提出的上述计划,相机处理一切。周恩来约于二十日起程到南昌去了,中共中央由我
看守。这也是中共中央没有事先取得莫斯科同意所采取的一个重要行动。
当时的局势,微妙而不易捉摸。大约在二次北伐胜利后,唐生智、张发奎等由河南回师
武汉的时候,左派人物中,特别属于广东籍的,就暗中酝酿返回广东去的想法。以第四军中
一班将领而论,心情大都苦闷,有点类似当年太平天国内哄时的石达开。这班将领大多是广
东籍,参加革命较早,深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传统影响。他们在两次北伐中出力最多,战功
最大,因而使第四军获得铁军的称号。他们目击革命阵营闹得四分五裂,冯玉样、唐生智等
军阀气味很重,蒋介石、李济琛等的作为又太离谱,一切的一切他们都有点看不顺眼。他们
自己好像是革命中的孤臣孽子,飘流在外,无所依托,抑郁难申。返回广东的想法,除了思
乡和消极情绪外,还有脱离污浊气氛,先将广东情况改善,再图发展之意。这也就是当时南
伐之说的根源。
第四军是否会反共,说来似乎也是多余的。第四军将领中有一小部分人有共产党籍,如
叶挺、周士第等,大多数是老四军出身,置身其间,与众多的国民党籍将领,同系老战友,
一向并肩作战,从未显露出他们共产党人的特殊色彩。第四军一向都获得两湖工农运动的协
助,工农运动的过火,又与广东籍的军人家属毫无关系。因而第四军并不热心分共,甚至有
些人会觉得分共只是削弱革命势力,特别会损害第四军的战斗力,实无平地搅起风波的必要。
张发奎氏为第四军首领,他对时局的态度,极受一般人的重视。北伐前,他原任第四军
第十二师师长,第一次北伐后,即升任第四军军长,第二次北伐后,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
方面军总指挥。他那时年轻有为,没有军阀气味,当得起模范军人,既是革命正统,又英勇
善战。因此人们崇拜他为铁军英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对他都甚为敬爱。他爱护他的袍
泽,不分共产党员或非共产党员。他曾明白表示,第四军将保护中井党员,在武汉分共的紧
急关头,他表明拥护汪精卫,并因此与仍然主张容共的邓演达疏远下去。这似是时势所迫,
不得不赞成和平分共,但反对或不愿纵容那种杀害共党的行为,因强调保护之说。可是汪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