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吃不饱肚子,养不活家小,几乎每天都有士兵逃走。到了冬天,逃跑的规模更是吓人,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上千的士兵趁夜逃离军营。就算统兵将校们看到了,也会装作没看到,根本就没法管,也不敢管。一个冬天过去,李傕两万大军被曹操击破,再加上大量士兵逃离军营,数万大军锐减超过大半,麾下只剩下了不到两万兵马,还在苦苦支撑。等到天气回暖,洛阳周边的百姓日子更难熬。连种子都没有,还怎么种地,只能扶携幼的继续逃亡。李傕麾下的士兵也在继续逃,有的逃往中原,有的逃往南阳,大半则逃往关中。皆因关中离的最近,又同属西凉军,罗征麾下的西凉军日子好过,一些消息自然就会传到洛阳的李傕军中,从心理上来说,李傕麾下的西凉乱军还是更愿意投靠罗征的。毕竟关东军和西凉军连年恶战,结下的仇恨可不小,逃到中原也没好日子过。冀县,汉阳太守官邸。“拜见叔父!”张绣进了内堂,向张济纳头拜倒。“唉!”张济长长的叹了口气,看着满面风尘、胡子拉渣的侄子,半爽说不出话来。张绣爬在地上,不见叔父开声,也不起身。“锦荣起来吧!”半晌,张济回过神来,连忙上前扶起张绣。张绣满面风霜,没有了昔日的英姿,但却变的成熟了许多。张济问道:“这些年在李傕军中可好?”张绣苦笑道:“李傕苟延残喘,也不信任小侄,能好到哪里去!”张济再次叹了口气,半晌无语。当年华阴一战,张绣被高顺大军击败,来不及逃回华阴,高顺就率军围城,张辽也奇袭破了安邑,高顺又得徐晃率军相助,随后张济不得已开城投降。张绣不知叔父投降之事,一直逃出函谷关,逃到李傕军中。直到李傕麾下军卒大量逃离军营,实在混不下去了,张绣才找个机会脱身,秘密逃到凉州来见叔父张济,可谓是历尽了波折,个中辛酸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张济默然半晌,才道:“锦荣先在府上住下吧,好生休养一阵,待为叔修书一封,看能否为锦荣开脱。罗征颇有容人之量,谅不致为难锦荣。”张绣拱手道:“全赖叔父作主。”二月,天气刚刚回暖。袁绍就迫不及待的亲率三万大军,击破壶关,擒杀上党太守张扬,杀进了并州。并州豪强林立,没有统一的势力,如何抵挡袁绍兵锋,无不望风而降。赵云接报后,唯恐袁绍趁势渡河杀进河套,当即调集兵马屯于采桑津。好在袁绍虽然志得意满,但也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知道罗征那厮并不好惹,而且南下中原是即定战略,不可更改,这个时候背弃盟约,与罗征翻脸实为不智,并没有趁势大举进兵河套,在攻下晋阳后就迅速理政安兵,收编并州兵马。消息传到许昌,曹操也顾不上再攻打荆州了。袁绍已经平定了河北,今年不来,最晚明年必然要大举南下。这个时候不积极备战,哪里还有攻夫去打荆州。正因此,刘备才有机会喘口气,抓紧时间拉拢荆州士族,收买人心。至于荆南,暂时也顾不上了,只命关羽引一军守住巴陵即可。孙策岂会错失如此良机,开春即出兵荆南,连下桂阳、零陵二郡。从初平元年诸侯起兵讨董到建安七年,短短近十年的时间,天下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显赫一时的诸侯在不断兼并的过程中,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下,也有人趁势崛起,最终站在了历史的大舞台上,与几个最强大的诸侯争锋。比如罗征,再比如子承父业的孙策。而刘备虽然尚未入主荆州,但几番颠沛,却也开始出人投地。但更多的人,则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比如刘表,再比如刘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战争的规模也越发庞大,从初平元年各路诸侯的几千兵马,最多不过两万兵马,到现在的动辙五六万兵马,战争的规模不断变的庞大,各种战术策略也在随之变化,不论是曹操、袁绍,还是罗征等人,都是八仙过海,大显神通。各种阴谋诡计、军略奇谋层出不穷。至于各种战术的演变,更是在不断向前推进。毫不夸张的说,战争就是个催化剂,虽然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在某些方面也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兵器铠甲等,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提高军队战斗力,诸侯都在费尽心思的改良军队装备,锻造的技艺至少上了一个大台阶。最为突出的,就属罗征的西凉军事集团。在罗征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关中的手工业生产规模和技艺远胜前朝,而粮食更是连年大获丰收,关凉之地再无饥民,远不似曹操治下的中原,饥荒遍地。(未完待续。。)明确的信号曹操同样雄才大略,也想治理地方,鼓励农耕,修缮兵甲,但罗征和袁绍却并不给他这个时间,只能不断的对外用兵,稳固边防,应付袁绍的大举南下。三月,罗征以张松为益州刺史,费诗为别驾,王连为治中等,并大肆起用西川本土士族治理郡县,完全奉行了川人治川的策略,并未趁机安插心腹。又以严颜为巴郡太守,命大将徐晃镇守鱼腹,川将张任守白帝。西川本土士族一举将东州士连拔起,重新走上了西川政治舞台,无不欢欣鼓舞。又见罗征信守承诺,并没有将关中和凉州的政策在西川强行推行,始才真正放下了心。至于剩下的川军,则全部发往关中,兴建屯田大营。罗征采纳了贾诩的建议,没有派西凉军入川。但除了镇守西川门户的兵马,剩下的川军自然不能再留在西川,否则罗征入川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五月,西川稍定。罗征当即班师回长安,西川士族结队送出二十里。成都,益州刺史官邸。“来来来,大家饮酒!”送走罗征,张松当即宴请费诗、王连等人。席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气氛极为热烈,众人无不喝的红光满面。张松频频劝酒,对费诗道:“公举今主持西川政务,可要费心好生打理呐,及早将一应粮秣辎重送往鱼腹军中,以免让将士们饿了肚子。让徐晃将军为难!”费诗连连点头道:“这是自然,岂会让刺史大人再挂心。主公信守承诺。我等西川士族自然要为主公打理好西川,岂会让前方的将士们饿了肚子。刺史大人就放心吧!”“哈哈哈!”张松笑道:“由公举费心此事,本官自然放心。”王连举杯道:“来来来,且饮酒,不说政事。”张松、费诗及一众西川官僚皆举杯,皆喝了个漂漂然。六月,罗征回到长安。这一年,长子罗琤已经七岁过了,长女罗嫣也已经五岁多了。三女罗欣、四女罗琳也已经满地跑了。罗欣是大乔所出,罗琳是吴贞所出。去岁十月。罗征动身前往汉中时,两个闺女才开始满地爬,去了西川大半年没见,回来已经跟着哥哥姐姐到处钻了,给有些沉闷的将军府内院添了许多生气。“爹爹,抱!”罗征征衣未解,刚进内院,正在院子里乱跑的几个娃娃就扑了过来。长女罗嫣跑的最快,次女罗蓉也三岁多了。跑的一样不慢。最小的两个闺女对罗征有些陌生,站在远处没敢过来。罗征俯身抱起两个闺女,左右亲了亲脸蛋,问道:“想爹爹了没?”“想了!”罗嫣和罗蓉异口同声。脆声声的道。罗征立刻笑的嘴咧到了耳根,对迎出来的一众妻妾道:“闺女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