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冯骥才是干啥的 > 第27章(第1页)

第27章(第1页)

不同时代人对文学艺术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之前,人们大多把小说和故事归为一体;而当代某些人就不满足这种上世纪所流行的有头有尾、中间有起伏高cháo的小说写法了。他们认为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并非如此;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流动的、跳跃的、纷杂而不连贯的,作家应当遵循人的正常思维活动方式来写作。当代的乔伊斯、福克纳、沃尔夫等人都这样尝试着做了。

于是人们称他们为&ldo;现代派&rdo;。

这一改革实际是文学上的一场革命。尽管人们现在还在讨论他们的得失。

从表面上看,小说的形式变化最大。在文学艺术中,人们是通过形式来接受内容的,因此有人称之为&ldo;形式主义&rdo;。而形式变化只是表象,变化的根本却是对文学概念本质的新理解。

单就文学艺术的形式来说,是具有一定程度独立欣赏价值的。即在我们确认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同时,形式美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对于个别艺术门类,比如书法,便是一种纯抽象的、以形式表现为内容的古老艺术门类。再有,艺术的形式从来没有定型化。在不同时代,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时代的审美感融进旧形式中去。

敏感的艺术家则提前创造出新形式,注入时代精神,改变人们的欣赏习惯。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感是种十分有趣的东西,它并不单明显表现在艺术形式上,甚至表现在人们制作的各种应用物品的样式上。大如房屋、家具、服装,小至茶具、灯罩和衣扣上。大褂虽然穿着舒服,现在连相声演员也很少穿了。单说近30年汽车的外型就有很大变化:50年代流线型汽车是最富有魅力的;到了60年代,宇宙飞船出现,不知为什么,人们都公认那种车尾巴呈双翼形翘起来的汽车最具有时代感;而今,最新式的汽车外型则倾向于又扁又长。文学艺术家们是对形式最敏感不过的了,他们既是内容的创造者,也是形式的创造者,必然要对自己已经习惯了的形式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

为什么现代派文学艺术出现不久,就在世界广泛的地区受到承认,并得到各自不同的发挥?这大概是称它为&ldo;时代的产物&rdo;最好的例证和说明。我们当然要看到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所包含的某些不足取的东西。比如西方社会症结在文艺中的反应,荒谬消沉的情绪,混乱的哲学观念;玩弄技巧的无聊做法;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以&ldo;没落颓废的艺术&rdo;一言以蔽之。人类文化中,各社会、各民族、各地区,有区别处,也有共同性;有的相互排斥,有的则应该互相吸收。自古如此。

现代派文学也是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当代文学研究项目之一了。对待学术的正常态度是研究而不是在研究之前先下结论,永远把自己封闭在自制的茧套里。因此行健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十分值得重视,尽管是&ldo;初深&rdo;。无论何事,迈出头一步总是艰难和了不起的。

二、应该说明,现代派并不像某些人理解那样:似乎它已成为当今国外文学的主流。迄今它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只占一个席位,其他如现实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及其隶属各流派,皆各有各的领地,各有各的读者,范围大小都由读者多少而决定。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再公平不过的了,只有自愿,毫无强迫。正如西方的画坛,决不是给抽象主义所统治;乐坛也不是&ldo;摇摆乐&rdo;或&ldo;暖乐&rdo;

的一统天下。当然,现代派又是占最惹目的一席地位。由于它违反了人们长久以来惯常的欣常方式,更由于人们对它还在争执不休。争执的中心,总是注目的中心。

自从本世纪初现代派出来以来,它一直没在自己的席位上坐稳。原因有二:一是人们接受一个新事物总需要一段较长时间,二是现代文学艺术始终没有定型,现代社会发展快速,总有新的cháo头涌起。但毕竟有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承认它的存在了,每位现代派作家身后都有不少追随者,一大批读者对它喜爱如狂。如果我们把这些读者看成无知而寻求刺激的傻瓜就完全错了。晚清期间,有人看见&ldo;洋火&rdo;(火柴),大惊失色,拔腿而跑的蠢事再不该做。现代派已经确立,就像当年被贬斥为&ldo;印象派&rdo;的画家莫奈、凡高、德加、雷诺阿、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如今无人再说他们胡作非为,他们的作品在各国博物馆里,也像伦勃朗、米叶、鲁本斯、大维特、提香和戈雅等人的作品一样受到珍视。取得历史的承认之前,先要接受历史的检验。

历史的检验便是公众的目光和时间的丝缕编织成的大筛子。

&ldo;现代派&rdo;不是一个单纯的流派。它是从古典现实主义中间脱颖而出的一股现代文学思cháo,其中各派各系,如同网状支流,多不可数。而现代派一词,则是对这股分支多股、流向一致的现代文学思cháo的广义的概括。人们都在寻找自己最便当、最得力、最好驾驭同时最有个性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试验性。有的现代派作家用各种文字夹杂写作,旨在表达人们在文化上的联系,有的以阐发梦幻,表现比现实更丰富的境界;有的则将神话做为哲学观的形象解释,如是等等。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从现实主义跳入&ldo;现代派&rdo;,也有人‐‐像阿拉贡那样在&ldo;超现实主义&rdo;中洗个澡儿又跳回早期现实主义营垒中去,有人试图把&ldo;现代派&rdo;某些手法与现实主义方法结合使用,在此之外,依然有大批作家遵循现实主义的方法写作,作家主要受读者承认,文坛企图冷淡某位作家也做不到。如果一位作家被寂寞了,原因主要在于他的作品:或是质量下降,江郎才尽;或是思想僵滞,艺术上拿不出新东西来。当然,也有的作家死后才受到承认。那需要在艺术上的真知的见,坚韧的自信心和不求闻达的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这可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三、在结束&ldo;四人帮&rdo;统治、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伟大历史转折中,政治清明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空前活跃。有人称这是中国近代史&ldo;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rdo;。此话十分有理。这是一次非人为的运动,唯其如此,才具有真正的生动性。

群众的思想如同江海翻腾,形成社会前进的巨大能源。

这一运动,直接而有力地影响了文学。题材内容的广泛深刻的开掘,必然使作家感觉到原有的形式带有某种束缚。新一代读者有自己的思想特征、兴趣特征和爱好特征。再加上生活面貌、节奏和方式的变化,审美感的改变,经济对外开放政策引起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好奇等等,都促使文学的变化,新cháo的出现。至于我们的作家吸收国外现代文学的某些新手法毫不足怪,在30年代鲁迅先生早给我们做过范例,这不过又是一次&ldo;历史的必然&rdo;呢!

有人说,某某作家是&ldo;现代派&rdo;。&ldo;现代派&rdo;并非洪水猛兽,何以惧之?

社会要现代化,文学何妨出现&ldo;现代派&rdo;?文学改革与社会改革不同,尽管文学史上也有保守与革新之分,但如果今天的作家去写&ldo;章回体&rdo;也无需反对,搞&ldo;现代派&rdo;也不会都赞成。它和20年代剪辫子那种社会改革大不一样。

作家对写法,读者对作品,都是自由选择。只要东西写得好,有一定范围的读者群,就可在文坛驻足。文坛可大可小,来者不拒,没有围栅,没有限额,没有固定座位,可以容纳无限。对待文学艺术是需要相当达观的。

我所说,我们需要&ldo;现代派&rdo;,是指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即当代社会的需要;所谓&ldo;现代派&rdo;,是指地道的中国的现代派,而不是全盘西化、毫无自己创见的&ldo;现代派&rdo;。浅显解释,这个&ldo;现代派&rdo;是广义的,即具有革新精神的中国现代文学。我们的&ldo;现代派&rdo;的范围与含义,与西方现代派的内容和标准不大一样。而实际上,我们许多作家已经和正在做各种可贵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所谓的&ldo;意识流&rdo;

那一种了。如今我们的文学与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显然已经大不一样了。即使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也有进一大步的深入。至于对一些&ldo;现代派&rdo;手法的尝试性采用)更是异军突起。对此生机勃勃的局面,我们当然应当高兴‐‐哪怕我们并不都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于当前文坛出现的新现象,在理论上似乎研究得还不够。不知由于畏难,还是没有摆脱多年来在创作中寻找符合形势需要的作品写文章那种老一套做法?

高行健的小册子是有实在意义的。它的本身,就是当前我国新文学cháo流的反应。

作者对这股cháo流推波助澜的主观意图也十分明显。因此他的写法很适合中国读者阅读,没有卖弄他的知识而故作高深,以&ldo;独家新闻&rdo;吓唬人,竭力深入浅出,写得照样很有才气。我是很佩服的!博知是他的基础,普及是他的目标,做得真好!无疑,这小册子对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会发生作用,对启迪文学青年和引导读者兴趣也会发生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