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思忙喝住:“静斋,慎言。”
沈越就想起,昨日房子思向他介绍过,这位静斋姓穆,是吏部左侍郎的嫡孙。看来这吏部左右侍郎并不和气,他向着人感激地一笑,并不多言。
及至放学,房子思还有昨日的几个果然直接来丙班接了沈越便走,把杨佳看得眼睛都绿了:“有种你别走。”
沈越回头看了他一眼,眼里说不出的鄙视不屑。杨佳一下子让这一眼冲昏了头,向着沈越等人就冲了过来,直直地一拳冲着沈越打了过来。
房子思等人岂能让沈越吃亏,早有人半途拦了一把,又有人趁乱伸腿绊人,还有人借拦人做拦不住,从后头扯了杨佳袍带的……一时丙班门前乱成了一团。
杨佳更觉得自己吃了亏,大叫大骂不止。博士刚行不远就听身后乱起,回头时看到的就是杨佳举着拳头想打沈越,他自是大声喝止,可房子思等人拦住杨佳也不算错,不想杨佳竟然把这几个一起骂了起来。
这还了得!这分明是不把他这个博士放在眼里。纵然自己官职不显,可平日学生们对自己也算尊敬,博士的师道尊严一向很足。
这个杨佳敢骂拦他的人,心里未必不觉得自己上午对他的处罚过重而含怨。博士气冲冲快步走回:“都给我住手。你们成何体统!”
不一时祭酒也知此间乱事,心里的想法与穆静斋差不多,认为这杨佳是因杨侍郎搭上了大皇子,所以心气过高,才不把国子监放在眼里。
没错,刘祭酒就是觉得杨佳是不把整个国子监放在眼里。他所以这么想,还是因为国子监说来是为国教才,可是每年从祭酒、司业再到诸位博士的考绩却都平平,而主管他们考绩的还就是杨侍郎!
“成何体统,你们成何体统!”刘祭酒也没光把杨佳一人留下,而是将那些学子都罚在国子监门前站着:“太祖设国子监,是为国教士,为国育才,你们不思感念太祖和圣人恩德,将此做了斗殴之所不成?!”气呼呼的说完,并不管这些人,自己转身便走。
几个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动一下,就是杨佳面上也带了惶恐:祭酒是从三品,虽然听上去官职一般,可他的门生不知凡几,此时大皇子正是用人之时,得罪了这一位,不知道跟着带出多少人。
各家等着接主子的奴才见此,纷纷回府报信,不一时就见车马啸啸,几辆马车快速地从各方汇来,车上下来的都是各府说得上话的人物。
沈家来的还的沈信,下车后也不与人寒喧,先看自己侄子虽然因站的时间久身子有些摇晃,面色有些发白,可精神还好,没有多少不安之色。于是转身向着国子监内便行。
“沈侍讲,沈侍讲。”叫人的正是杨佳之父,工部员外郎杨林。
“不知杨员外郎有何见教?”沈信回过头看清来人,脸上面沉似水,并无平日的客套。
杨林心里把自己儿子骂个半死,还得向沈信赔个笑脸:“犬子无状,行事乖张,还请沈侍讲见谅。”
沈信看了杨林一眼:“不敢,令公子家学渊源,让人感佩。”
沈信此言一出,那就是绝无与杨家和解之意了。换了谁前一天孩子让人堵了,下一天又被说是吃软饭的,还是从小吃起的,都不会轻易原谅。
读书人自命要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最讲的是修身,要的是名声。被人说成吃软饭的,还有什么名声可言?所以沈信一点儿也不觉得沈越把砚台摔到杨佳身上有什么错,现在他要的不是杨林一个简单的赔罪,而是要去与刘祭酒讨论一下,以杨佳如此欺压同窗、非礼而言的品行,适不适合继续留在国子监的问题。
沈信没有与沈学士与沈尚书汇报,就要与刘祭酒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心里暗暗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侄子。沈家不是没有国子监荫生的名额,加之沈超做了七皇子伴读,那个名额并未用。
沈家人都清楚,将来的沈府将由沈信承继,也默认了那上沈超没用的名额会给谚哥儿留着。所以在听到林如海愿意将林家的国子监督名额给沈越的时候,沈信自己也是松过一口气的。
不想就因为早松的这一口气,竟然让侄子小小年纪承此大辱,心里的内疚化成激愤,沈信没有那么容易原谅杨家,相信沈学士与沈尚书也不会让沈越小小年纪就让人如此诟病!
杨林一脸恼恨地跟着沈信一起来到了刘祭酒的办公之所,然后听着沈信一条一条地指控自己的儿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要是国子监还留着杨佳这样品行不端的学生,那他将上书圣人,请求对国子监进行整改。
“沈侍讲,不过是小儿玩笑,不致如此赶尽杀绝吧?”杨林觉得沈信太过不留情面,读书人不应该光风霁月、胸有城府吗?不是应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吗?这当面直接撕破脸,怎么看都不是已经在官场上十来年的读书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