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韩三倩领着臣子和张秀英到所有的亲戚家都看望了一遍。
亲戚家走完后,臣子对母亲说:&ldo;明天我要去白坡,去看望高根老人。&rdo;
&ldo;好!受人恩惠,一定要报,时时不忘人家的好处。&rdo;韩三倩高兴地说道。
次日一早,臣子和走亲戚家一样,拿着同样的礼行,走了十五里山路,去了板上村后的白坡高根家,去看望高根老汉及全家。
进门以后,因窑洞光线较暗,加之六年未见,高根老汉一时还没有看出是谁。臣子大声说道:&ldo;老人家,您好!我是臣子呀!我来看您了!&rdo;
&ldo;啊!是薛先生呀!这些年你去了哪里?&rdo;高根道。
&ldo;我到运城上了一段学,就被分配到青海了!路途太远,没有能回来看您!&rdo;臣子大声说道。
高根老两口见了臣子很高兴,赶紧让坐,高跟的老伴就到窑洞后边的瓮盖上拿水壶,给臣子倒了一碗热水还端了一碗柿子。然后又忙着去做饭。高根老汉激动地握着臣子的手说道:&ldo;你借的钱你们家早都还了,你还这么老远的来看我,你们念书的人,就是把情义看的重&rdo;。
在高根老汉的眼里,臣子是一个有很大学问的人,是个知书达理,很重情义的人,把先生看得很高。臣子觉得自己很惭愧,他知道自已的文化程度实在低得可怜!
贵客临门,这一天,山庄窝铺的高老汉一家喜气洋洋,山里人没有什么可招待客人的食物,但虽是粗茶淡饭,但却是顶着脚尖做出最好的饭食来。
臣子在山里面呆惯了,就觉得特别的亲热。不一会儿饭就做好了,高根和臣子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臣子问道:&ldo;这几年日子过得还好吧?&rdo;
高根笑着回答说:&ldo;美咂啦!可以说是这一辈子过的最好的日子,日本人滚蛋了,土匪没有了,能安安宁宁地种咱的庄稼了!咱们这里地土宽,粮食也收得多,你说日子能不好过?&rdo;看着高根老汉的满脸笑容,臣子心里很畅快。
闲谈之中,高根老两口知道臣子结了婚,埋怨道:&ldo;那你怎么不把媳妇引来?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见到,你也太见外了!&rdo;
&ldo;不是我不引她来,你不知道,她是怀身子,挺着大肚子走路不方便。&rdo;臣子赶紧解释道。
良辰苦短,他们没有觉得太阳已经偏西了,臣子起身向高老汉告别道:&ldo;这一次请假回家探亲,路太远,耽搁在路上的时间太多,在家里的时间不多,我就不多坐了,以后再回来了一定再来看您。&rdo;
&ldo;我知道你们忙,能来看我这糟老头子我已经是太高兴了!再回来一定让我知道。&rdo;高根笑着说道。
高根两口子将臣子送到了大门口,实际上也是村口。他们握手道别,依依不舍。
过了几天,高根老汉的儿子高金有来到了西侯度。高金有是受父亲之托,专程来看张秀英的。
高金有的到来,是臣子预料之外,他赶紧让高金有进门暖和。
高金有坐下以后就开口说道:&ldo;我爹年龄大了,走路不方便,他让我专门到这儿来看望你媳妇。&rdo;
&ldo;谢谢!谢谢!&rdo;臣子听到高金有的话心里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高老汉竟这么重情重义,于是连声道谢。
张秀英听了也很感动,她亲自下厨,给大家做了一顿青海的清汤面片子。当她把饭端上炕时,给大家介绍道:&ldo;这是青海的一种面食做法,没有好吃的待客,就做个新鲜,让大家尝尝。&rdo;虽然只有萝卜丶豆腐和粉条,大家都吃得很高兴。一边吃,一边议论着说:&ldo;这饭不但很好吃、做起来也很简单,我们以后也可以学着做&rdo; 。
虽说解放了,但由于百年战乱,加之解放前的天灾人祸,山里农民家庭的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儿媳妇第一次回家,韩三倩却拿不出什么礼物来。思谋再三,她决定给媳妇做了一件三新的棉大衣(新里、新面、新棉花),作为家里对张秀英的见面礼。
这天,天气晴朗,韩三倩便领着张秀英去了一趟风陵渡,到裁缝店给儿媳妇量身做衣服。裁缝做出来的衣服就是好看,秀英将衣服穿回来之后,全村人都很羡慕。
这是臣子家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裁缝店里做的唯一一件衣服,也是西侯度村里第一个在裁缝店里做衣服的,在村子里算是一件稀罕事。自古以来,这一带村里人穿的衣服都是农民在自家地里种的棉花,自己纺线、织布、制作衣裤鞋袜的。从种棉花,田间管理到摘棉花、纺线、织布缝衣服、做鞋袜,都是由家庭妇女亲自动手做,就连村里最有钱的财东家也不例外。
臣子这次探家只请了一个月的假,从青海到老家,路上一共走了四天多,在家里停了将近二十天,就没有多少时间了,于是,他就准备回青海。
听到臣子要走了,他的叔父、叔母、嫂子都来阻挡说:&ldo;你多年都不回来,快过年了,还不能在家里过个年吗?&rdo;
母亲却为儿子开脱:&ldo;他现在吃了公家的饭,就得给人家好好的干。你们都不要挡他们,挡也挡不住,他们的事情在青海,他们愿啥时走就随他们的便吧。&rdo; 臣子听了母亲的话后有点吃惊,他没有想到母亲这么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在个人感情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上,能够如此正确对待,做出这般合理的选择,还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真是了不得!这充分说明,母亲的确是一个很懂道理,很通情达理,想得开,看得远,深明大义的人。他觉得母亲确实非常了不起,心中油然产生了对母亲的更加敬仰。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受党培养多年的干部,更应该严格遵守纪律制度,按时归队。母亲的这一番话,更加坚定了他一定要搞好工作的信念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