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嬷嬷不敢收。
“这是感谢嬷嬷刚才帮了我忙的。”
“老奴不过是尽本分,林姑娘太客气了。”
黛玉笑着塞进姜嬷嬷手里,一再强调:“并不值钱,只是用的扬州雕玉的手艺,来的精巧些。你若怕太太罚你,找我解释便是。”
姜嬷嬷嘿嘿的笑了,这才稀罕的将东西塞进怀里,和黛玉告辞,无话。
适逢襄阳侯府的老太君过七十六寿辰,因不是整岁,襄阳侯府没有大办,只请了些几个近些的亲戚朋友摆宴。牛氏自小的时候和老太君有些渊源,故亲自前往拜寿。
贤德妃冠宠六宫,风光省亲莅临荣府大观园之事,在贵妇圈里面闹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成为多数人愿意谈论的话题。主子们爱说道,伺候主子们的贴身丫鬟婆子们也爱跟真起哄。
姜嬷嬷一去襄阳侯府,便被戚府的下人们围个水泄不通,七嘴八舌的询问姜嬷嬷那荣府的大观园是否如传说中的气派。姜嬷嬷一时间觉得很长脸,绘声绘色的将大观园的景色道来。
众人听完了,还嫌不够。便有起头的问:“嬷嬷可瞧见荣府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儿了?可如传说般那样神奇?”
姜嬷嬷想起宝二爷那个闹儿样,不禁嗤笑一声。
众人见他有此状,更是好奇,觉得这里头或许比传说更有趣儿呢,自然不放过姜嬷嬷,磨了好半天,方从姜嬷嬷口里听到贾府宝二爷吃丫鬟胭脂的混事儿。
“我的天!”有几个年轻点的丫鬟听说这个,红了脸,下意识的捂住唇,庆幸自己没活在荣府那样不规矩的人家,不然清洁不保,将来赎身之后哪里有人敢要?
众丫鬟里,有个叫幼株的,正是戚府大太太柳氏身边的二等丫鬟,听了这信儿,脸色立时不好看了。等寿宴散了,晚些时候,悄悄的去和大太太汇报。
“竟有这种事儿,真稀奇。”柳氏嗤笑一声,权当做笑话听了。
幼株眼珠转转,继续道:“姜嬷嬷还说呢,宝姑娘和贾家宝二爷,三姊妹一起住在大观园里头。他们二人时常走在一起,吟诗作赋的。”
柳氏闻此言,脸色立即不好看了,蹙眉想了一会儿,招来一名小厮,嘱咐其去贾府那儿好生打探一番。
次日中午,那小厮回来禀报,果若真如幼株所言,薛宝钗一位黄花大闺女,作为贾府的外戚,竟然公然的和宝二爷一起入住大观园。且听说那园子晚上是要上门禁,纵然有贾家姊妹们陪着,却也和姑娘寡女共处一室没什么分别?可见这薛家并不是什么懂礼数的人家,家风不正。这样的媳妇儿,再漂亮好看,再有钱,也不能要!
柳氏当下做了主意,直接去了理国公府上,义正言辞的和宋氏拒绝这门亲事,她自然不好说这些打听来的话,只是说瞧不上。
宋氏也没得办法,只得再一次硬着头皮去通知薛姨妈,这门亲事又吹了。
宝钗当时躲在里屋听着,得了这个消息,抹不开颜面;等宋氏走了,她立时就抽泣起来。薛姨妈也跟着哭。薛蟠进门见状,不明白,问清楚之后,因心疼妹妹也哭了。
宝钗倒不是因为少了这门亲事伤心才哭的,她本来就不看好戚茂昌,打算回绝这门亲事的。她伤心是因为她被戚家看不上。她可以瞧不上别人,但是别人不可以看上她。正是这种心里作祟,让宝钗失落伤心的。
一家三口哭个痛快,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三人合计一遭儿,最终将宝钗的未来死死地定在了贾家。
“却不能由着她们干耗着咱们,得想个办法将事儿尽快定下来。”薛姨妈搓着宝钗的手,心疼了又疼。
宝钗擦了擦红肿的眼睛,动了一下心思,提醒道:“母亲,建大观园时,姨妈是不是和您借钱了?”
薛姨妈眼前一亮,拍手赞宝钗聪慧。
次日,薛姨妈满面含笑的来到王夫人屋里。一进屋,脸上立即变换成愁苦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