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西州谋刺他右手持矛,微微弓身,将矛从身前左侧斜刺出去,带着骏马冲锋和人巨大的惯力
此后,两家兵马暂时和平相处一段时间,但不久又起争端。王濬听闻李冲为其部下不平殴击他军部众,使得他的部下十分愤怒,他不理会,后两人不期再次会面时,彼此颜色如初,言笑宴宴。
等到再次相遇时,王濬骑马握矛,在营地里巡视,见李冲在前正与一士卒讲话,毫无防备,他眼中杀机毕露。
他立即转换姿态,放平长矛,策马提速,在距李冲还有数个马身时,发起冲锋。他右手持矛,微微弓身,将矛从身前左侧斜刺出去,带着骏马冲锋和人巨大的惯力。
李冲听到身后传来的骏马嘶鸣和呼啸而来的风声,心觉不妙,当机立断,稍稍偏斜身躯,微微转首,余光瞥见利刃锋芒,片刻后,自负力强,反手接住长矛矛杆,生生逼停攻势,再转过身来,与王濬目光相接。
王濬见不能刺,气急想要夺回长矛,却被李冲辖住,他身往后仰,双手也往后拔,深感一股巨力在与他拉锯。
两人正在僵持间,长矛左移右往,谁也不能制服谁,而此时,粗厚的矛杆不堪争夺,生生从中断裂。
顿失力量的平衡,王濬和李冲都往后趔趄几步。
两人旋即回过神来,纷纷拿起手中一截断矛,互相攻击。
因王濬居高临下,又占尽乘骑腾挪优势,他高举断矛,不用费力,顺势就能敲打到李冲脖颈要害之处,而李冲却只能仰攻王濬腰腿之处,手也因长时间高举而酸痛,对方身处马上,能够轻而易举避开他的攻击,而他避不能避。
王濬向李冲头部,脖颈处乱打,虽次次没有落空,但因李冲今日穿的是一领盆领铁铠,脖颈一丝不露,兜鍪下缀有将脑后侧脸耳旁包裹得十分严密的直垂顿项,为李冲抵挡住了扫击,他的断矛只能敲击在金属甲片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间或插入兜鍪和盆领的相接的缝隙处,只能让对方头晕目眩,头面擦伤,不能造成实质的伤害,让他一口恶气难出。
两人的从卒也随之赶来,见自家的将军与对方打起了,纷纷亮出刀枪对峙。
而李冲王濬两人见最终都不能奈何对方,一个筋疲力尽,一个难以招架,在从卒到来后,遂各两罢。
李冲回到营中,他的部将梁柔和众人听闻此事怒色不止,欲要为他报仇,在被李冲止住后,与匆匆赶来的从弟李崇查看他的伤势,李冲只道无碍,而向中军帐走去,向其父亲哭诉,只道:孩儿今日受辱,令父亲蒙羞,还请一死。
李敏面色不善,拍案怒道:真是欺人太甚,竟然敢害我儿。
他随后又好言抚慰李冲。
新仇旧怨,此后两家彻底撕破了脸,便为雠敌。
王濬暗想李冲在关中不是十分得意吗,我非要挫挫你的威风,正欲要与主将商量攻袭李军,却没想到对方先发制人,已向他们攻来,营中沸反盈天。
像这种类似两军阵前单挑之事,大概是古代致师的遗留,在史书的记载屈指可数,随着战争愈来愈规范,险恶,因为两军的胜负不会因为某人失败而改变,更多的与排兵布阵有关,这大概只会起到彰显个人勇武,激励士气的作用。主帅大都会处在安全的中军后方,不会以身试险,但也有例外,也有可能派遣部下前去迎战。
像大战几百回合更是后世的文学渲染,这样更能把武戏写得花团锦簇,妙趣横生,凸显角色勇武。彼方一击为回,己方回击为一合,且不说在高速运动的马上进行多次复杂的动作有多么困难危险,光是来回冲突,珍贵的马力就已经迅速衰竭,因此,欲要决斗者往往是一回合定胜负。
当初,吕布刺杀董卓后,既厌恶董卓之类的凉州人,而部署在长安周围的董卓凉州旧部也都怨恨吕布,董卓麾下两位凉州首席大将李傕郭汜誓要为董卓报仇,相结还攻长安。吕布不堪围困,将兵出城,与郭汜相约单挑决胜负。
郭汜在万众之前受此挑战,不似高祖刘邦委曲求全,为不失个人勇武以及士气,也不自思与吕布差距,欣然答应,两人遂对战。
吕布为并州五原人,出身草莽寒门,在并州便以骁勇闻名,善弓马骑射,臂力过人,有飞将之称,又有良马名为赤兔,时人语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在对决中,郭汜不敌,威风扫地,被吕布一矛刺中,幸有后骑相救,才以幸免,最终还是老老实实围城十日,才将吕布逼出长安。
董卓部下张济乃凉州武威郡人,随着董卓进京作乱,董卓死后,凉州诸将人心惶惶,这时他的同乡贾诩正在李傕军中,出来劝说他们反攻长安。李傕郭汜二人控制了长安,天子,又相争起来。两人和解后,张济等人本来护送天子东归,李傕郭汜又反悔,前去追赶,张济也与护送诸将不合,与李郭二人联合,与护送诸将混战。今年,张济军中军粮不继,前往荆州南阳掠夺,屯驻宛城,战死,临死前,将部将交给族子张绣。
我命中无子,你便如我子,部将交给你,我十分放心,唯有一件,放心不下,就是你的叔母,我亏欠你叔母甚多,一个妇道人家,此后,将如何立足。
张济病榻前,张济妻子哀声欲绝。
三十余岁的张绣跪在榻前,哭泣道:叔父对绣恩重如山,叔母,便是我的亲母,我一定会好好奉养母亲,怎会坐视贼人辱我的亲母呢?
好,好。张济言罢就已咽气。
张绣在叛军乱凉州时,因不平刺杀叛军将领,本郡之人都认为他有义气,后跟从他的叔父张济闯荡,张济视他如亲生,现在接管了其的军队,但他身边正缺乏智谋之士。张绣原与贾诩素有结交,贾诩其人在李傕郭汜军中又素有名望,现见贾诩苦于委身他人,便与其暗通款曲,将贾诩接至宛城,然而贾诩开口便将他惊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