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家里没那么拮据了,向亦斌小时候吃的玩的东西,她很多都没见过,他爱吃就吃,吃剩的也有爸妈吃,爱玩就玩,不爱玩就送给朋友家孩子,踢球费鞋,经常还没穿小就坏了,就买好几双一样的换着穿,他没什么节省或是浪费的概念。高三的寒假,她妈想给她补充点营养,买了一箱当时很贵的纯牛奶,条件一般的家庭舍不得常买的牌子,一箱12盒,她不舍得喝,只喝了一盒,盘算着几天喝一盒能喝到开学,结果第二天就全被向亦斌喝了,一盒都不剩。向亦文一下子急哭了,爸妈问明白就说,哎呀弟弟喝了嘛,他长身体呢,再给你买一箱,不过到后来也没买,大家都忘了。就算是过年,他们家也不会像别人家那样大鱼大肉各种菜摆一桌。本来他们家乡的传统都是年前做好食物,多到能一直敞怀吃到正月十五,但他们家没有亲戚来往,也不需要招待谁,只有自家四个人,过年就也跟平常一样,不会额外做特别的东西。从小看电视,她好羡慕那种一大桌摆满的年夜饭,亲戚们推杯换盏,小孩们一会吃东西一会跑来跑去,好多零食好多饮料,想吃哪个就吃哪个,但她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各种节省的习惯,也一直持续到她读大学。大学舍友条件都还不错,只有她抠抠搜搜的,几个女孩在食堂吃饭如果只有她带了包纸巾,那一张必然撕成四份给四个人擦嘴。舍友每个学期都换新花色的床单被套,她那套是报到时宿舍楼下超市买的,毕业的时候洗得颜色都看不出来了。大四去报社实习没有正式的衣服,借了舍友买来觉得不好看就闲置了的西装,等到转正才新买了一件合身的。她跟齐全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同学聚餐,他是同学带来的,跟她并不认识,吃饭全程也没说过话,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纷纷起身,勾肩搭背地往外走,只有他一个人偷偷地跟饭店前台要了打包袋,把桌上几盘尚算完整又干爽的食物挑了装进去带走。她一下子就记住他了,倒不是一见钟情,只是心里想,哇,是个和我一样的抠门怪。齐全的抠门遗传自他爸,但他家掌管生活事务的是他妈,他妈只是自己节省,对儿子什么都舍得,对她这个儿媳妇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和手上从来没有亏待过,都是能给好的就给好的,去齐家过年,就是她想象中的一大家人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感觉,又吵又有趣。那时她不认识齐盼,后来也从未想过为什么这样一个温暖团结的大家庭会出齐盼那样一个“异类”,怎么会有人不喜欢阖家团圆呢?那是她心里最幸福的景象。她对自己很有信心,也对家人有信心,觉得只要全家老小的心往一块使,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长辈的心意她都会珍惜,长辈的习惯她也会在新家处处留意。齐奶奶身子还算硬朗,这辈子都没生过什么大病,现在只是眼花耳聋,平时注意些就不影响生活。向亦文给她配了眼镜和助听器,奶奶不是很喜欢用,嫌硌得慌,但只要小琪来她房间玩,或者向亦文抱着二宝进来,她就一定把助听器戴上,以便听清宝贝们说话。齐妈没什么爱好,整天都围着灶台和儿孙转。几年前小琪出生时,她刚做完手术,在床上养病都不忘给孙女做了好多小衣服小帽子。现在来了新家,不仅每天包办全家人的三餐,别的活也干了不少,也闲不下来,用钩针给勾了一整套碗垫杯垫,连小琪常用的小水壶都给勾了件新衣服,配上带子,让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挎在身上。要不是向亦文劝她别累着眼睛,怕是要把沙发茶几冰箱洗衣机都给穿上衣服。二宝的包被也勾了两条,花纹可细致了,换纸尿裤的时候不小心让孩子尿上过两次,向亦文都觉得糟践,后来又换上了自己买来的便宜耐造的包被。从一个人的节省变成一家人的精打细算,每省下一笔钱,都是为了以后的日子添砖加瓦,在这个物价水涨船高的城市生活得更久一点。当年尽管没有房子也裸婚了,但两人都是过惯了穷日子的,不觉得辛苦。当初她写的第一批爆款文就是租房平价好物系列,后来接的推广也从平价慢慢地升了档次,她还是会定期总结平价系列,因为她活到三十多岁还是改不掉下意识节省的念头,不管买多贵的东西,习惯用平价的就还是会用下去。有了小琪之后,她一下子改变了很多。虽然自己不觉得精打细算是苦日子,但现在她的小宝贝绝对不可以过她从小到大过的日子,自然都是要用最好的,她认为自己这是把钱用在刀刃上,该省的省,该花的花。连齐全一开始都不理解她为什么突然慷慨起来,一个奶瓶,一辆学步车,一套点读书,货比三家比了好几天,结果选了一个最贵的,她白他一眼,说我女儿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