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细君道:&ldo;多谢妹妹有心。我请内侍叫妹妹来,是有一件事……&rdo;刘解忧见她欲言又止,忙道:&ldo;姊姊有什么事尽管告诉我,解忧一定竭尽全力助姊姊达成心愿。&rdo;
刘细君摇摇头,犹豫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道:&ldo;你们一直在找的那柄雌剑,其实在我手中。&rdo;
刘解忧愣了一愣,道:&ldo;怎么会呢?&rdo;刘细君道:&ldo;那是我姑姑交给我的,她再三嘱咐我一定要保护好这柄剑,这是她最后的遗愿,我也答应了她,所以……所以我明明知道你们找这柄剑,却一直没有说出来。&rdo;
刘解忧这才恍然大悟,难怪阳安曾冒险到董仲舒家找刘细君,原来他也一度怀疑雌剑落在了她手中,只不过她当时年纪尚小,不过是个小女孩,既坚决否认,阳安也就相信了她的话。
刘解忧忙问道:&ldo;姊姊现在说出实情,是打算把剑交出来么?&rdo;刘细君点了点头,道:&ldo;我就要离开汉地,这柄剑既然跟高帝斩白蛇剑是一对,又事关重大,自然不能带去乌孙。&rdo;
刘解忧道:&ldo;那么剑现在在哪里?&rdo;刘细君道:&ldo;在我义父的书房里。我把剑卷在一编废弃的书简中,藏在义父书架的最底层。对不起,我该早些说出来的。&rdo;刘解忧道:&ldo;不,不,现在还不晚。&rdo;
刘细君道:&ldo;妹妹这就去我义父家寻剑吧,不必再耽搁在这里。&rdo;刘解忧道:&ldo;那好,姊姊你多保重。我向你保证,我刘解忧一定会去乌孙探你的。&rdo;
匆忙回来茂陵,先去了东方朔家中,告知刘细君之语。东方朔道:&ldo;这倒真是让人想不到。&rdo;忙跟刘解忧一道来到董仲舒家中。
他早年被雷被用毒箭射中,虽侥幸不死,却瘫痪多年,后来慢慢可以拄着拐杖行走,而今已经不需要拐杖,只是得慢慢行走。
师徒二人来到董府时,董仲舒正与新任太史令司马迁在书房中谈论历法纪年之事。司马迁早年曾因邻里之便,拜董仲舒为师,学习公羊派《春秋》,董仲舒对其才学、人品极为赞赏。
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利用职务之便,遍读未央宫中&ldo;石室金匱之书&rdo;,感到朝廷现用历法多有不便,预备上书皇帝,请用夏正,改用建寅月‐‐正月为岁首,正为此征询董仲舒的意见。忽听仆人报称东方朔求见,二人均感惊异,司马迁遂起身告辞。
刘解忧扶着东方朔进来,笑道:&ldo;我们是来借书看的。&rdo;董仲舒道:&ldo;噢,那么请随意吧。&rdo;
董仲舒虽然德高望重,但人却极和蔼慈祥,尤其喜欢小孩子。他家里的厨子会做点心,茂陵的小孩子都喜欢到他家里玩,他也乐得将院子布置成一个儿童乐园。刘解忧小时候常常跟着李陵进出董府,随便惯了,见董仲舒同意,便自行到书架上翻找起来。
董府门生、仆人不少,书房虽大,书简也多,但却打扫得一尘不染。
刘解忧心道:&ldo;这书架时时有仆人拂拭,但他们却不敢打开书简,的确是最好的藏剑之处。&rdo;
她知道那柄雌剑是短剑,不过一尺半长,是以专找长过一尺半的书简翻看。然而累了大半个时辰,将所有长过一尺半的书简都找过了,却没有找到金剑。
她在书架上翻找个不停,累得满头大汗,董仲舒居然一个字也不多问,只与东方朔坐在一旁谈经论道。最终刘解忧自己彻底放弃了,沮丧地朝东方朔摇了摇头。
东方朔心道:&ldo;刘细君自然不会撒谎,金剑一定曾经藏在这屋子里面,但却被什么人抢先拿走了。这些书简每一卷都由数十片甚至上百片木简编串而成,翻找起来极是费力,看解忧的样子就可想而知。董仲舒嗜书如命,除了睡觉外,其余时间都待在书房。他门生又多,往来请教儒学的人络绎不绝,外人根本不可能不惊动旁人而下手,那么一定是负责打扫书房的仆人做的。&rdo;忙问道:&ldo;负责打扫董先生书房的是什么人?&rdo;董仲舒道:&ldo;是老夫家的老仆董大。&rdo;
东方朔道:&ldo;董大人呢?可否请出来一见?&rdo;董仲舒便命人去叫董大来,那仆僮道:&ldo;董翁昨日傍晚出门后就再也没回来,小的正犹豫要不要将这件事告诉主君呢。&rdo;
东方朔&ldo;啊&rdo;了一声,忙起身告辞道:&ldo;多有叨扰,改日再来向先生赔罪。&rdo;
董仲舒本不愿意多口,但董大从小跟他,有四十多年的主仆情分,究竟还是有些牵挂,问道:&ldo;是董大出事了么?&rdo;东方朔肃色道:&ldo;还不能确定,不过怕是凶多吉少了,董先生要有心理准备。&rdo;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若真是董大取走金剑,那得到剑的人岂能不杀他灭口。
匆忙告辞董仲舒出来,刘解忧甚是不解,道:&ldo;今日细君姊姊命人请我到未央宫,郑重其事地将金剑之事告诉我,当时只有我跟她两个人,机密无比,怎么还会有旁人知道呢?&rdo;
东方朔道:&ldo;这件事跟刘细君无关。董大昨晚失踪,说明他昨日就得手金剑了。应该是有高人猜到了金剑在刘细君手中,她既不可能带入皇宫,又无旁人可以依靠,那么只可能藏在董仲舒家仲,所以那人买通了董大,等他找到了金剑,又立即杀他灭口。&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