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前文稍作修改,临港同行的包括陈家上、陈颖上兄妹。这一段理顺了,后面准备爆发。
——————————————————
罗锦星,三月份刚刚成立的临港市房管局副局长,负责基建。
宋穹也是在知道他的名字以后,才将他和ri后雄霸临港地产市场的临港房地产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联系到一起。
临港、乃至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第一次以“补偿贸易”的名义收取土地转让金;第一次土地拍卖……这些,都出自罗锦星之手。
据说,特区刚成立那几年,每次表彰和批评,都有罗锦星的份。
表彰,是因为要论成绩,罗锦星总是最优秀的;批评,是因为他从不循规蹈矩,经常大胆地突破政策限制,做他人未做过之事。
这是一个曾经顶着“卖国贼”的帽子,后来又成为“改革英雄”的传奇人物。
此刻,他就站在宋穹对面,用他那口浓浓的粤海腔,讲诉临港发展的前景。
核心思想就一个:今天,你们支持临港;明天,就能从临港得到更大的回报。
ri后有人说,罗锦星带领临港房地集团打拼出一片广阔的天空,带动临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靠的就是两张“皮”,一个是“地皮”,一个就是“嘴皮”。
如今看来,此话当真不假。
罗锦星这张嘴皮子,确实很能说。
“呵呵,罗局长,你说得太好了。我相信,临港有你这样的干部在,未来一定能够发展得很好。”
宋穹听了一会儿,不得不出言打断罗锦星的长篇大论,并翻过手腕,看了看表:“罗局长,我这次来,目的很明确,就是代表我们中岭县,支持临港的建设,不过我买好了五点的车票,你看,咱们是不是抓紧时间,将你这边需要的物资列出来,我回去以后,尽量、尽快地组织货源?”
这块表,是陈家上送给他的,瑞士梅花表,看起来有些旧,不过走时很jing准。
罗锦星连忙笑了笑:“好,宋穹同志就是爽快啊!”
说着,罗锦星取出夹在衬衫上口袋的钢笔,又从长裤口袋里掏出一本赭黄se封面的“工作笔记”,边写边说道:“总的来说,我们这边什么都缺,基建这一块,钢筋、水泥、红砖、沙石都需要……”
“宋穹同志,你看,这些你们能够提供吗?”罗锦星满怀希翼地望着宋穹。
“红砖、沙石,我估计问题不大,钢筋、水泥,这个怕是不好弄。”
“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得找钢铁厂和水泥厂,红砖、沙石也需要,还有玻璃、木料、石灰……”
罗锦星地高兴地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还有生活方面的,吃的米面菜肉、穿的布匹鞋子、用的锅碗瓢盆、办公用的纸笔墨水……”
“总之,我们什么都缺。”
罗锦星叹了口气:“宋穹同志,你是不知道,临港现在是真正的一穷二白,像样的东西都买不到,只能靠兄弟单位大力支持。”
陈颖上偷偷看了宋穹一眼,他来临港,明明是找物资来的,结果,临港的情况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各种物资都紧缺,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有物资提供给外面,那宋穹的任务还怎么完成。
让她奇怪的是,宋穹不但没有半点懊恼、焦虑,反而对罗锦星提供的情况很感兴趣,有时候,还仔细询问紧缺的物资明细,询问某些东西是不是需要,好像他真的能够提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