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今日再做一道佛跳墙吧。”
见张知白没有言语,怜儿又凑近几分:“先生,酒楼的琐事都已忙活差不多,大家受累甚多。就刚才小六子都累哭了,但他还坚持说没事,还说只要能吃上先生做的佛跳墙,再苦再累都值得。”
“怜儿姐姐,掌柜的找你。”一蹦一跳的小六子,说话间都到了两人跟前。
“那个先生,我去一下。”
“这个小六子刚才不是还在后厨帮忙,咋这会儿来了。”怜儿心里腹诽不已,边想边回头,还不忘顺势瞪了小六子一眼。
小六子被瞪得有点发虚,不解地看向张知白,后者双手一摊,表示不晓得其中缘由。
“差点把正事忘了,掌柜的让我问先生,酒楼已经忙得差不多了,今日先生还是去后厨做菜吗?”
“不,一会我去找掌柜的,与她说吧。”
昨晚张知白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便将原本打算亲自掌勺的十几道菜写于纸上,所用食材、烹饪过程详尽无比。
今早他已经交予柳建,并说明另有他事,后者一脸遗憾。
柳建心中已经完全把张知白当做厨道的转世神仙,自己哪怕只是站在张知白身旁,看上几眼做菜的过程都受益匪浅。
没有理会柳建幽怨的眼神,来到大堂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边品茶边想事情。
小六子刚要开口,林苏就从二楼走了下来。
不晓得是不是错觉,张知白感觉最近林苏一改往日沉稳的御姐风,少女感越发强烈,就连走路也变得轻快起来。
察觉到师父异样的眼神,林苏收住了轻快的步伐,缓缓来到他面前。
“师父今日不做菜了?”
“嗯,正好有事找你商议。”
张知白拖过一张凳子,让林苏坐下,便将昨晚考虑之事与她详细说了一遍。
其一,酒楼要改名。
“客归来”的招牌不是不好,而是用者太多,每一座州城都有名字相似或者干脆一样的茶楼、酒楼存在。
如果安于现状还好,一旦酒楼有了名气,就会麻烦不断。
此事一说,林苏当即表示赞同。
酒楼的名字一事她早就动过心思,只是怕别人乱嚼舌头,便不了了之。
对于新名字两人意见出奇一致,拍板“樊楼”。
对于这个名字张知白甚是满意,宋朝曾有一酒楼,也名“樊楼”,称得上宋朝第一酒楼。
“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便是宋人对“樊楼”的最高赞誉。
“樊楼”、“樊菜”,这便是张知白同意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菜系的名字恰好能与之相合。
另一件事便是酒楼的归属,如今酒楼一半是林苏的产业,另一半则属于王二叔。
张知白的考量很简单,一旦酒楼做大其中的利益关系就会复杂起来。
倒不是担心王二叔的为人,就怕再次出现如王有志般的小人
林苏听后,脸上浮现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