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地球光行距55亿光年之外。
太空之中。
某一没有其他天体的地方。
这个区域周围稀薄的暗物质,延伸自旁边一个椭圆星系和一个螺旋星系,是宇宙大尺度结构中近似网格的位置。
突然,这些相对稀薄,密度极低的暗物质,瞬间被汇聚压缩,出现了极限的收敛,形成了“类似”一个恒星级黑洞才有的引力弯曲效应。
众星似乎已在微微颤抖,而此处时空则像是在惊恐地颤抖着,不断扭曲又翻转,而成为一个点,点又绽放,一个白色的漩涡出现,似乎是白洞,但大概不是。
一堆有各色瞳孔的眼球和泡沫被漩涡喷吐而出,不断在真空扩散,但比眼球与泡沫扩张地更快的,是一袭云一样的频率不同的光子。
眼球泡沫与光子甫一彻底出现在这片虚空,两者瞬间就像是产生了数亿倍于万有引力的吸引力一样,充满仇恨地挤在一起。
眼球不断锁定着这些光子,并撞击着它,泡沫则张开了嘴,不断捕捉并吞吃着这些光子,这就像细胞里面的胞吞效应一样,把光子拘束并消化,最终光子失去活性和高能量,变成了可见光,逐渐向四面八方散射。
但是,有的泡沫与眼球,却反过来被光子包裹,然后逐渐变成纯白,和光子之间发生了频率的共振,随即被溶解为光子,如沙粒一般溃散在虚空,又如水波一样荡漾在宇宙海中。
这场无以言表,不可名状的战争与博弈,像极了围棋。
白棋是光子,黑棋则是黝黑而含有恶意的眼球与泡沫。
然而在双方落子如飞、搏杀惨烈的时刻,那个可能是白洞的肉眼不可见的漩涡,毕竟在迅疾地缩小。
博弈之中,无论眼球泡沫,还是光子,都在减少。
只是三秒钟,虚空中的它们就消失了,如同被风吹散,如果说宇宙中有风的话。
白洞漩涡也消失了,宇宙恢复了平静。
不,应该说,整个宇宙不痛不痒,依然是沉静寂寞的样子。
那些被莫名其妙的吸引力收束的暗物质,又重新出现,逐渐恢复到了固有的密度。
好像发生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突然。
一颗微不足道的小小光子撕裂了宇宙的膜,自这真空中出现。
它出现之后,那个暗物质收束又复原导致的的强大的引力场,在损失了一部分暗物质的质量之后,才瞬间振荡溃散为纯粹的引力波,向宇宙四面八方传递,并在传递中不断因为各种原因逸散。
引力波如溪流折损于的岩石,但毕竟流淌而过。
只是,这引力波的传递速率似乎不符合宇宙速度限制,它好像是奇异的。
在不同方向上,这莫名其妙出现的引力波似乎不断在穿梭另外一个世界,因此也就无视光年距离般地,瞬时效用般地,对宇宙各地造成了影响。
譬如,它在一秒之内,就投向了光行距55亿光年之外的、一颗蓝色的、平平无奇的、有着大气的、地上摆着一堆形状各异的望远镜的行星。
但是,距离这里1o万公里的一颗小陨石,它却还没走到。
而这个光子,则在原地,如皮球般跳跃着,又像水浪般波动着,又如概率云一般随意飘浮,不断灵活地避开了真空狄拉克之海中涨落的成对虚粒子。
突然,这个孤零零的光子,进行了自我展开,一个璀璨的纯白之物出现,如一片没有面积的雪花,又像一个破了一边的三角形,又似一颗没有体积的实心球,又如同一朵按照自然本能进行了最密铺叠的植物花盘。
光不断聚集又割裂,光线交织,一个完美而巧妙的球体如鸟笼一样出现,笼子又变成一根弦,巧妙地振荡与起伏,随即收缩为环状的闭合弦,逐渐黯淡,熄灭。
随即,它消失了,沉睡了,频率降低,降低,等同于最低能态的粒子,它像是察觉到了虚空中的注视,来自四面八方的,怀有强烈恶毒意味的注视……
它的背后,一光年左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黑洞,此刻初次碰到了其他物质,马上就会开始第一次吸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