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西方的没落看不懂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恺撒式的强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帝国主义的时代就是世界战争的时代,战争成了人们处理一切现存问题的唯一手段,所谓的&ldo;世界和平&rdo;也不过是文明时代早已做惯了金钱和机器的奴隶的人们为自己随时准备放弃战争、屈服于武力而扯出的一块遮羞布而已。文明时代的一切,最终都将在战争的面前灰飞烟灭,人类的历史重又进入它的野蛮时期,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循环:

&ldo;与已形成的国家一起,高级历史也倦怠地躺下来睡觉了。人又变成为植物,依附于泥土,默默无言,恒久不变。无时间的乡村和&lso;永恒的&rso;农民重新出现了,他生育子女,并把种子埋在大地中‐‐这是一种忙碌的、知足的人群,任凭军人皇帝的暴风骤雨从他们身边刮过。古老的世界城市就位于乡土的当中,那是一种熄灭了的心灵的空洞容器,在那里经年累月穴居的是一种无历史的人类。人们活着仅是为了糊口,只有一点点节存,一点点财产,但还得忍受下去。在争夺这个世界的权力和战利品的征服者的冲突中,群众惨受蹂躏,但是幸存下来的人以原始的丰饶填满裂隙,继续忍受下去。在高处有胜利者和失败者的永恒更迭,在低处的人们则只能祈祷,用已经永久克服了一切怀疑的第二信仰的强有力的虔诚来祈祷。在这里,在心灵中,世界和平、上帝的和平、白发苍苍的僧侣和隐士的天福,都变成了现实‐‐而且也只是在这里。在对痛苦的忍受中,世界和平唤起了历史的人在其几千年的发展中从来不知道的那种深度。只有随着宏大历史的终结,神圣的、静默的存在才会重新出现。这是一出在其无目标的方面堪称高尚的戏剧,其高尚和无目标就像星球的运行、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同海洋以及冰河同原始森林的交错。我们可以为之惊异,我们可以为之哀叹‐‐但它就在那里。&rdo;

今日的西方世界就处在这个文明时期,就处在这个世界大战的前夜,它的未来,必将是文化的出于必然性的最后命运的印证,不论你是否同意,也不论你是否愿意,那命运就在那里:&ldo;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rdo;

六、&ldo;后现代&rdo;的斯宾格勒

前面我们一再强调,斯宾格勒是一个&ldo;属于&rdo;19世纪的思想家,这个定位是基于他在20世纪初的西方思想地图中的位置而言,弗洛伊德是20世纪的,汤因比是20世纪的,海德格尔也是20世纪的,因为他们都是站在20世纪的精神中对20世纪的人言说,而斯宾格勒却是以19世纪的精神来对抗20世纪的精神,以他所谓的&ldo;高级文化&rdo;的时代来对抗&ldo;文明&rdo;的时代。如是言之,&ldo;后现代&rdo;与他能有什么关联呢?

斯宾格勒当然不是什么后现代思想家,他的身上也没有什么&ldo;后现代&rdo;精神,更无所谓&ldo;后现代&rdo;方法,虽然他曾一再强调世上没有什么终极的真理、强调文化的多元、强调只有怀疑是今日哲学的真正精神等等‐‐这些已成为今天的后现代思想的标识‐‐甚至他居然还使用了&ldo;最后的人&rdo;这个绝对后现代的短语,可我们仍然不能说他是后现代的。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高级浪漫主义者,是一个早期现代主义者,但决然不能说他是一个德里达或福柯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者,甚至不能说他是一个詹姆逊意义上的反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者。他的确是&ldo;反&rdo;后现代的,可那是出于他的观相的透视能力,而非出于他有所谓的后现代心灵或精神。

我们不要忘了,斯宾格勒是一个观相学家,一个以内心的天眼透视过去和未来&ldo;面相&rdo;的思想家。若是依据他的文化阶段的划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被称之为&ldo;后现代&rdo;的时期,正处于他所说的&ldo;文明&rdo;的阶段,文明阶段的一个标志就是世界都市的出现,而后现代文化一定意义上说不就是世界都市的文化吗?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他对这种世界都市的心灵的描述,也看到了他对这个文明的未来命运的&ldo;面相&rdo;的透视,从这些描述和透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犬儒式的眼光,一种超然于时代之外的冷峻。今天的我们已经彻底地成了&ldo;文明&rdo;的奴隶,已经完全地丧失了与时代保持距离的决断力,而这恰恰就是斯宾格勒的力量所在,也是他与&ldo;后现代&rdo;所能发生关联的境域。一个反后现代的后现代理论家也终归是后现代的,这就是后现代的魔鬼逻辑,斯宾格勒是反后现代的,可他不是后现代的,所以他能够逃出后现代的逻辑,以观相的慧眼目击&ldo;后现代&rdo;的&ldo;面相&rdo;。在此,我们再用两个例子来看一下斯宾格勒的这种观相的艺术的透视力量。一个是关于民主政治的,一个是关于新闻报纸的。

斯宾格勒认为,政治是生命的存在川流借以维系自身、发展自身并战胜其他生命之流的必要手段,政治生活即是人类决定自身将成为一种命运还是将遭受一种命运而作的伟大的决断,是各个民族借以完成其历史的一种形式。在一切文化的早期政治中,统治权力都是预定的,严格地保持着家长式的和象征性的形式,所谓的政治改变,只是在既定形式中的一种&ldo;派系&rdo;更替,固有的神圣秩序是不可改变的,因为那是上帝所赐予的。但是,随着世界城市以及&ldo;第三等级&rdo;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ldo;政治的形式&rdo;变成了争执的对象。才智和金钱的力量起来反对血统和传统,政治的主体不再是有机地自然形成的&ldo;等级&rdo;,而是组织起来的&ldo;政党&rdo;。&ldo;政党纯粹是一种城市现象&rdo;,自从城市脱离乡村以后,各处的等级政治就都让位于政党政治。政党总有一个&ldo;纲领&rdo;,它以&ldo;人民&rdo;的名义通过政党政治的各种策略,如演说、报纸、出版等,把这纲领灌输给人民,直到它们真正代表人民的呼声为止;政治与社会理论也是政党政治的基础之一,但却是一个必要的基础。这类学说是&ldo;真&rdo;还是&ldo;伪&rdo;,这对于政治史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于政党政治而言,真正重要的只是:这类学说是否有效,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效,以及其效力能持续多久,等等。因为人们若是相信,现实可以通过一套概念体系来加以改良,则这信念本身就会变成政治必须加以考虑的一种真正的力量。&ldo;今天,我们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无限相信理性万能的时代。自由、正义、博爱、进步,这些伟大的一般观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伟大的理论即是福音书。而这些理论的说服力,并不是仰赖于逻辑前提‐‐因为一个政党的群众既不具有批判能力,也不具有脱除影响、严肃地验证理论的超脱能力‐‐而是仰赖于它们的关键词所具有的神秘本质。……在那段时间里,它却具有新的天启那般的全部不可抗拒的力量。群众皈依它,狂热地迷恋着它的词句及其传道者,甚至到营寨、战场和绞架上去献身;他们的目光注视着一个政治的和社会的彼岸世界,而枯燥乏味、一本正经的批评则似乎是卑鄙的、不敬的、该死的。&rdo;但是,这些抽象理想的力量,在时间上不会超过政党政治的两个世纪,它们的终结,不是由于被驳倒,而是由于被厌弃,人们最后不是放弃了这种或那种理论,而是放弃了对任何一种理论的信仰,以及那种认为不如意的现实可借概念加以改良的空洞的乐观主义。由此,斯宾格勒说,这种厌弃早已致卢梭于死命,不久也将致马克思于死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