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往事,齐太妃眼中闪过一丝异样,但很快又打起精神,&ldo;来人,我要亲自把圣旨拿去佛堂供起来。&rdo;
内侍看了看几个跪接圣旨的,有一个穿着纱百合宫服,手里还抱着个小娃娃,于是笑着走过去,&ldo;可是世子侧妃?&rdo;
&ldo;是,公公有礼。&rdo;
&ldo;不敢,不敢,这匣子里是封地的地契、管事牌子,以及去年的帐册,还请世子侧妃收好。&rdo;
&ldo;多谢公公。&rdo;
宋萃玉回到流辉院一看,发、发财了。
皇上给小虎子的是永州的朝县、洛县这两个地方,翻开帐本,盛产各种瓜果米粮,去年上缴的约值四千两。
四千两啊,比她想的还要多一倍。
小虎子,你真是命里带财,这才几天大就成了个小财主,看看,这管事牌子都乌金得快冒油了,也不知道经过多少岁月。
这得让谁去打理?
她爹?不行不行,她爹肯定会把一半中饱私囊,再骗她说农民不诚实,还是交给大堂哥吧,他不读书之后,商路可是经营得有声有色,母亲信上说,大堂哥硬是把桑田的产量往上提了一成。
交给大堂哥管理,好歹是自己人,她也比较放心。
算算,小虎子一个月就有三百三十三两,她这个亲娘一个月也才二十两,是说要把银子存下来就好,还是给他买地买铺子?她对理财不行啊,还是等孩子的爹回来再做打算。
一个月很快过去。
宋萃玉每天吃吃睡睡,感觉自己又胖了一圈,但欣慰的是轩哥儿也胖了一圈,从刚出生时皱巴巴、红通通,身上还有点白屑屑,现在变得又白又嫩,还有一股子小婴儿特有的奶香,一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慬很多了,大人跟他玩就会笑,咯咯咯的,她第一次觉得原来笑声可以这么好听。
赵天霁的信也来了,说江南的情况比他想的严重,放眼所及的田地房舍都堆上一层厚厚的泥,庄稼当然都死了,农民连想睡觉都没地方。
百姓能力有限,只能靠官兵帮忙,他现在已经分配好,十人一组,一组清二十户,清完的就休息,清不完就清下去。
然后感谢老天,这是在秋天发生,若是在盛夏,可能会有疫病。
最后就是对她的愧疚,她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情,他却没陪在身边,而且恐怕要待到明年才可能回京城。
宋萃玉心想,不要紧啊,她的古代丈夫是做大事的人,江南庄稼关系着东瑞国明年的存粮,他必须以国家为重,她也忍不住想夸一下他,以数量规定来清理房舍真是太厉害了,清完就能休工,大家当然拚命清,如果没有规定数量,而是整体计算,想必速度会慢上迕多,懒的勤劳的都是要清两个月,谁会勤劳啊。
她赶紧回了信,让他放心,说自己很好,让他也照顾自己,要记得吃三餐,该睡的时间就得睡,回来要是瘦了,她会揍他。
她又亲手画了轩哥儿的画像,想想,连同一个洗干净的口水兜一起封进去,看不到儿子,就看看口水兜想人吧。
霜降,进入深秋,齐太妃下令,让宋萃玉从小跨院搬到一进的厢房,因为一进的厢房是烧有地龙的,等天气真的冷了,也不用怕小虎子感冒。
果真是母凭子贵。
说来,她还得感谢赵天霁用正妃之位交换来她的侧妃之位,幸好她生孩子时是侧妃,要不然齐太妃或者仁王妃都可以把孩子抱去养,在皇家,上了玉牒的人才有养自己孩子的资格,不然就是上头的人说了算。
光是想像她不能亲自抚养小虎子,就觉得痛苦不堪,她也因此更感谢赵天霁了,原来侧妃的权限这样大。
&ldo;世子侧妃,大喜,大喜。&rdo;锦绣一路冲进来,满脸高兴,&ldo;二少爷中了,是第二十五名。&rdo;
宋萃玉一喜,&ldo;真的?&rdo;
&ldo;真的,奴婢亲自去看的,还在那边遇上了宋家的大管家,这会儿宋家肯定开始放鞭炮了。&rdo;
真是太好了。
二堂哥苦读多年终于高中,虽然是最后一名,但好歹榜上有名啊,范进考到五十几岁才中了个举人呢,二堂哥才二十出头就能考上进士,真是老天保佑。
等赵天霁回来替二堂哥安排了职位,宋家就出了个官爷了,而二堂哥要待在京城好,还是外放好,虽然最后还是要看二堂哥跟大伯父的意思,不过她觉得外放好些,男儿志在四方,趁着年轻多阅历,总不好一辈子都困在京城里。
至于大堂姊明年生完进入罗家,只要能生下一个儿子,后半辈子也就稳了吧,有个官爷哥哥,有个世子侧妃堂妹,罗家哪敢拿她怎么样。
不过她和大堂姊的堂姊妹缘分,大抵也会渐行渐远吧,她之前写了不少信,大堂姊都没回,郝嬷嬷是这么安慰她的。
大小姐肯定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侧妃,当初自己私奔,只想着自己好,就什么也不管的把担子扔往五房这边,没想到后来侧妃有这番造化,可大小姐呢,堂堂一个宋家千金得以姨娘的身份进入罗家,现在比来一个天一个地,偏都是自己做的,大小姐是没睑见侧妃。
宋萃玉一直没想到这点,原以为大堂姊只是身体不舒服所以没回,现在想来,是她的信让大堂姊尴尬了。
所以她没再写信给大堂姊了,即便感情不再,她也希望大堂姊过得自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