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多尔衮死了的这个事情顺治皇帝应该是挺高兴地,为啥,因为他终于可以大权独揽了,因为多尔衮之前压在顺治头上作威作福,并且不拿这个小皇帝当回事,这个时候其实顺治还不是那么成熟,而且急需一个帮手,放眼望去除了他妈就是后来孝庄文皇后,其他人还不行,于是他妈帮助他亲政。
毕竟是母子,首先他把放在多尔衮那个皇帝印信取了回来。并且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之前我年纪小,很多事情都是仰仗摄政王但是现在摄政王没了,所以以后这些朝政上的事情都要禀告于我。
顺治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把权力从摄政王一党中及时的收回来。这就说明这个时候的顺治已经有了自己的实力了,并且下诏书诸王,议政大臣如果有紧急的事情可以找我,如果事情不是很紧急或者说是小事的话,可以找其他三位理政亲王就是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这是他第一次下达旨意,但是还别说这个圣旨下的还真像那么回事。
但是这三位的下场都不是很好,因为顺治担心他们会成为下一个多尔衮,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他们以后又是被顺治铲除的对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顺治帝要依附着他们。
别看这小皇帝刚上初一但是他知道如果彻底将权力收回来就要打压当时多尔衮在朝廷的党羽和影响,而且他也知道必须要打击多尔衮这派也就是两白旗的人马,让自己的人在朝廷上占据主要位置,他的政令才会明白无误的执行下去。前面已经说过多铎在多尔衮之前就出天花去世了,那么还剩下了个英亲王阿济格了,这个阿济格的智商跟多尔衮比那简直不知道低了多少个层次,而且这个人还极其的猖狂,他看多尔衮去世了于是想自己去夺权,想走多尔衮的老模式自己当摄政王,这下顺治帝不会惯着他了,并且顺治想找他的把柄跟玩一样,然后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一讨论结果将阿济格立刻幽禁,革去王爵,降为贝子,其他原属于阿济格的各级官吏根据罪行轻重被判斩立决,无期徒刑和充军宁古塔不同的惩罚。顺治皇帝借着处理阿济格的机会连着将阿济格后面的庞大势力就一举歼灭。
但是随着多尔衮集团的覆灭于是空出好多个位置来,那么这些位置当然要皇帝的亲自选拔才能上来,选拔这些官员顺治皇帝也是有标准的比如要对自己特别忠心的,比如之前的礼亲王代善这支,传说代善在自己去世之前还让多尔衮发誓永远不会谋朝篡位,还有就是在爱多尔衮掌权期间与其有仇的并且长期被多尔衮打压的比如两黄旗的鳌拜,索尼,当时的索尼正在沈阳在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守灵呢,还有就是眼前需要两白旗投靠的,比如后面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他原来是属于两白旗的,但是随着多尔衮集团的覆灭,迅速的改弦更张加入了顺治皇帝的阵营,顺治一看挺好正好给两白旗做个榜样。因为他们觉得多尔衮的势力已经没有了,也没有必要再给他殉葬了。不但加入了小皇帝的阵营而且还反咬了原来的主子一口,他们一得势必定要报复。
于是没过多久苏克萨哈就向皇上报告说这个多尔衮,私自做了皇袍,大东珠素珠和黑狐褂,要知道这些都是皇上才能用的东西,说等多尔衮下葬的时候将这些东西放在棺材里面,虽然多尔衮被追封成宗义皇帝,但是那是死后,你生前只是一个摄政王,所以你私自弄这些东西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还有人说多尔衮要带着两白旗去永平城那边驻扎,皇帝一听怎么的,这是要造反啊。然后让诸王大臣审查清楚,这还用查啊,查的人就是举报的人,巴不得多尔衮不得好死呢,于是查完之后说确有其事,并无虚言,所以没收多尔衮全部家产,六天之后,郑亲王济尔哈朗带头加上那个辅政三王要求惩治多尔衮,大家这回可敞开了说了,因为在多尔衮在的时候他们肯定不敢啊,于是各种小报告都来了,什么霸占豪格妻女啊,什么违反规定圈地啊,反正是有的也说没得也说,其实总结归纳就是一个意思多尔衮确实有谋反的事情,于是顺治皇帝撤去了多尔衮的所有封爵和赏赐有种说法还说顺治皇帝将多尔衮掘墓鞭尸。但是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多尔衮是火葬的,所以鞭尸不太可能,但是就改成了挫骨扬灰了,可见当时的顺治对多尔衮有多么的恨,其实这种事情在我看来就跟明朝万历皇帝跟首辅大臣张居正一样,多尔衮没有对不起顺治,可以说是仁至义尽,要不不可能顺治亲政之后蒙古也好,南明也好天下间基本上没有反叛势力,但是顺治对多尔衮的态度看的出来他不是什么大度的皇帝。而且身边又是一些诸如济尔哈朗这般摇尾乞怜的骑墙派,所以导致顺治皇帝对政治越来越失去了兴致。
可以这么说这个时候的顺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巩固了自己的皇权地位,从他削弱大臣的权势,让权力逐渐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始,他还开始大量任用汉官,因为当时的多尔衮跟皇太极不一样,他对汉官采取的是猜疑打压的态度,我想着大有可能是因为那一纸剃发令的缘故,而顺治就很像他的父皇,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任用了不少的汉官,他还要求兵部要整顿驿政,从而保障驿路畅通。为了安定民心,因为在顺治当政的时候天下还在打仗,所以他实行了一系列对于阵亡士兵的抚恤条例。并且举行武举人考试,为朝廷选拔文武全才,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充分体现了顺治作为一代帝王的政治才干,也使他成为清朝开国时期非常有作为的年轻皇帝。
喜欢大清的故事请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