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
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
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飕飕。
其中半日坐,忘却百年愁。
(《有一》二二)
寒山有裸虫,身白而头黑。
手把两卷书,一道将一德。
住不安釜灶,行不赍衣裓。
常持智慧剑,拟破烦恼贼。
(《寒山》一五六)
自见天台顶,孤高出众群。
风摇松竹韵,月现海潮频。
下望山青际,谈玄有白云。
野情便山水,本志慕道伦。
(《自见》二二九)
在这些诗歌中,寒山的求道之心表露无遗。甚至自命为&ldo;餐霞子&rdo;,修仙养道,捧读黄老之经书,讲论道德微言,品玄论道,这样的生活,倒也颇得道家养生之意韵。此时的寒山,通过不断地诵读道家经典,对于养生之道有了深刻的体验:
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
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
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
(《益者》七十九)
对于此诗的解释,项楚先生认为这是寒山对于道及修炼之术的阐释,并以道教经典加以旁证:
寒山此诗所写,为道家修炼之术,以求返老还童,变化成仙。其说见于《太平广记》卷三《汉武帝》(出《汉武内传》):&ldo;王母曰:夫欲修身,当营其气,《太仙真经》所谓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子但爱精握固,闭气吞液,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行之不倦,神精充溢。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成道,成道则为仙人。吐纳六气,口中甘香。欲食灵芝,存得其味,微息揖吞,从心所适。气者水也,无所不成,至柔之物,通至神精矣。此元始天王在丹房之中所说微言,今敕侍笈玉女李庆孙,书录之以相付。子善录而修焉。&rdo;又《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ldo;《仙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三元二合谓之丹,溯流补脑谓之还,精化为气谓之转。一转一易一益,每转延一纪之寿,九转延一百八岁。西王母云:呼吸太和,保守自然,先荣其气,气为生源。所为易益之道,益者益精也,易者易形也。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此道者,谓常思灵宝。灵者神也,宝者精也。但常爱气惜精,握固闭口,吞气吞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如是七返七还,九转九易,既益精矣,即易形焉。此易非是其死,乃是生易其形,变老为少,变少为童,变童为婴兒,变婴兒为赤子,即为真人矣。&rdo;又卷五八茅山贤者《服内气诀》:&ldo;西王母谓武帝曰:&lso;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rso;所谓益易者,能益精易形也。常法能爱精握固,闭气吞液,则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液,液化为骨。常行之不倦,精神充满,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骸,三年易血,四年易肉,五年易筋,六年易髓,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十年道成。位居真人,变化自由,即灵官玉女而侍焉。&rdo;又桑榆子评《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所收《蒙山贤者服气法》:&ldo;西王母谓武帝曰:&lso;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rso;所谓益易者,能益精易形也。常法能爱精握固,闭气吞液,则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液,液化为骨,行之不倦,精神充满,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骸,三年易血,四年易肉,五年易筋,六年易髓,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十年道成。位居真人,变化自由,即灵官玉女而侍焉。&rdo;[12]
简而言之,寒山在这里所言的是对于道教修炼方式的体会。在寒山看来,要修道成仙,就必须增益其精神,精心于修炼,以摆脱肉体,脱胎换骨。反之,则只能深陷于死亡的宿命之中,无法摆脱。养生并不只是理论上的修习,更是实践上的体验,亦即对于道家、道教修炼法的真实体验,此刻的寒山对此多有体验: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
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浆长自流。
石室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
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久住》一九四)
一入双溪不计春,炼暴黄精几许斤。
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13]
欲知仙丹术,身内元神是。
(《昨到》二四八)
道教修炼的丹法有外丹和内丹之别,外丹又称炼丹术、金丹术,指用炉鼎等烧炼金石草木以炼成神丹,通过服食以求长生,寒山显然接触过外丹的实践,上述松黄、乳香、柏茗、黄精等等都是可以用来炼制丹药所用。而这些东西,寒山都可以从寒石山上采到,但是,服用这些并没有很大的效用,因此,寒山也曾转向了内丹修炼。所谓内丹,则是以人体内的精、炁、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而成,诗中所言的&ldo;身内元神&rdo;就是指内丹而言,此外,前文&ldo;益者益其精&rdo;、&ldo;易者易其形&rdo;同样也是强调内丹修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