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后,发现各枢臣陆续到来。在慈安的后事时间的安排上,慈禧没有片刻拖延。
2?令王大臣瞻仰慈安的遗容。天明以后,各位守候在宫中的大臣,接到旨意,进入钟粹宫(慈安的寝宫)。慈禧命太监去掉蒙在慈安脸上的&ot;面幂&ot;,令大臣们瞻仰。此时,慈禧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泰然地安排着一切。
3?慈禧为慈安准备了一个很大的金匮。翁同龢与各位王公大臣进入慈宁宫以后,看见慈安的金匮置于地中,金匮&ot;甚大,时灵驭已移至宫,安奉于金匮之西&ot;。如此安排,可以证明慈禧是把慈安放在皇太后的位置上处理其后事的,没有丝毫的怠慢。未正二刻(中午12时左右),大殓,也就是将慈安入棺。这完全符合清朝的礼制。
第62节:置换军机(1)
五
慈安的中年早逝似乎没有给朝局的稳定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皇帝依然要专心读书,皇太后垂帘听政因为有慈禧的存在依然可以持续。似乎这位仁厚与豁达的皇太后只是两宫垂帘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罢了。
事实并非如此!慈安的死对于朝局的影响非常之大。
慈安死后,对于慈禧而言,为其专权扫清了道路。尽管慈安生前清心寡欲,极少参与政治,不像慈禧那样有谋略和魄力,然而慈安的存在本身,对慈禧的专权就是一股巨大的威慑。有慈安在,慈禧就不敢那么明目张胆、恣意妄为。慈安一死,权力尽归西宫,慈禧可以惟我独尊、专执国政而无所忌惮。从此两宫垂帘格局变为西宫独尊,光绪帝还未成人,慈禧大权独揽,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奕??的势力也就更加削弱了。
慈安、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慈安的死,无疑也使奕??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少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同盟。多年来,慈安和奕??与慈禧之间均有矛盾,奕??多以&ot;嫡庶之分&ot;为由,通过支持慈安压制慈禧的嚣张气焰,慈安也多倚重和信任奕??,无形之中,奕??和慈安形成一种联合力量,来共同对付慈禧。诛杀安德海就是如此。慈禧感到势单力薄,也在努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内务府、军机处相继安排自己的人或者是牵制奕??势力的人。慈安在时,尽管奕??屡受打击,但因慈安的倚重,他依然能保住军机处的位子,执掌军机处大权;慈安一死,形势大变,慈禧不再受约束,同时由于自己的党羽势力大增,消长之间,她对奕??也就不再顾忌了。
第十六讲置换军机第十六讲置换军机
慈安死后,慈禧听政已无任何障碍,无冕女皇名副其实。然而,光绪帝却在一天天长大,且&ot;学识德业&ot;俱佳。恋栈权力的慈禧,岂能甘心让皇权回归?!
一
按照中国古代宫廷的惯例,皇帝十四岁就应该亲裁大政了。清朝也延续了这一惯例,无论是六岁登基的顺治帝,还是八岁登基的康熙帝,都在十四岁亲掌朝政。然而,到了同治帝,就像清朝本无&ot;母后垂帘&ot;而慈禧仍然能将&ot;垂帘听政&ot;实施下去一样,什么&ot;惯例&ot;、什么&ot;祖制&ot;,慈禧都能找到打破的借口。同治帝直到十八岁才得以亲政,除了因为同治帝&ot;学识俱劣&ot;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客观实情之外,慈禧恋栈皇权、不愿撤帘归政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光绪十年(1884),光绪帝十四岁了,无论是按照历史的惯例,还是按照清朝的祖制,光绪帝都应该临朝亲政。可有慈禧所创造的同治帝十八岁亲政的先例,亲政的问题朝野上下无人敢于提及。慈禧独揽皇权的欲望早已被大小朝臣洞悉,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无形之中,人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光绪帝十六岁、十八岁甚至二十岁上,因为大家知道,慈禧这位&ot;老佛爷&ot;善于创造历史奇迹。
光绪十二年,光绪帝十六岁。如果说同治帝十六岁的时候,由于顽劣、不成器,慈禧可以用皇帝&ot;典学未成&ot;、&ot;读折不成句&ot;为由,推迟归政的时间。可是,现在十六岁的光绪帝,除了口吃这一先天不足以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当年的同治帝。光绪帝性情宽厚、沉毅静穆。在老师翁同龢的指点下,读了清朝开国以来的历史和列祖列宗的圣谕圣训以后,他变得更加懂事,责任感和使命感陡然而增,&ot;自欲振励,勿用人扶&ot;(《翁同龢日记》)。为此,他汲汲渴求新知,读书尤为刻苦。他每天黎明前即进书房读书,一年四季,光绪皇帝御笔
每日如一,即使下了书房后,他也是行立站卧皆诵读诗书,连慈禧也不得不承认:&ot;皇上实在好学。&ot;光绪十二年(1886),光绪帝一病数月,&ot;日服药五剂,尤诵书不止&ot;(《翁同龢日记》),身体刚刚恢复,又进书房学习。翁同龢每每忆起同治帝典学时期的顽劣与师傅们每每挥泪劝学的情形,他就为光绪帝的好学所感动,他似乎在光绪帝的身上看到了王朝未来的希望,&ot;上(光绪帝)体犹未平,仍日日来书房,勤学如此,非人间所及&ot;(《翁同龢日记》)。此时,诸王亲贵、枢机群臣,乃至于慈禧本人都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礼法、祖制,还是光绪帝的&ot;学识德业&ot;,似乎再也没有推迟归政光绪帝的理由了。
第63节:置换军机(2)
时间在分分秒秒地与慈禧的权力欲进行挑战!
二
早在十二年前,慈禧强立不足四岁的载湉为帝。为了笼络人心,慈禧曾经公开做出两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