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说慈禧高枫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光绪九年(1883),法国一方面不断向越南调兵遣将,并大举北进;一方面利用外交手段向清政府进行讹诈,力图用武力恫吓逼迫清政府满足它的侵略要求。面对法国所制造的西南边疆严重危机,朝野上下&ot;战&ot;、&ot;和&ot;分歧十分明显。

《点石斋画报》之&ot;法人残暴&ot;

主战者以醇亲王奕、军机大臣李鸿藻以及湘系官僚左宗棠、刘坤一等为代表。他们强调抗法的必要性:就利害关系而论,中越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法国侵越,&ot;非徒并越,而特欲以越为根脚耳。粤边之煤矿,滇中之金矿,无不垂涎&ot;(《中法战争》),所以中国断无坐视之理。

主和者主要是淮系官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是其代表。光绪十年正月(1884年2月)李鸿章给总理衙门的一封公函,从士气、战术、装备、训练等方面分析法军优越于清军的状况,要奕??或者避战求和,或者下令前线避开阵地战,展开丛林战和游击战,方能取胜。这封公函表达了长久以来李鸿章一直主和的缘由。

作为当时最高权力的控制者,慈禧在对法交涉的&ot;战&ot;、&ot;和&ot;态度上游移不定,迁延不决。相当长的时间内,慈禧没有明确的态度。她把处理这一严峻局势的全权交给李鸿章,命其&ot;相度机宜,妥为筹办&ot;(《中法战争》)。很明显,慈禧态度的含混,表明她对中法战争存在极大的侥幸心理。而此时,身为军机领班的奕??,对&ot;战&ot;、&ot;和&ot;这样关乎国家命运与未来的大问题上也不置可否,甚至动辄请假或不入朝,不和不战、麻木不仁。奕??的态度,令当朝诸臣十分不解,翁同龢更是心急如焚:&ot;如何如何,愤懑填膺也。&ot;(《翁同龢日记》)

人们不禁要问:那个纵横捭阖的奕??哪去了?此时的奕??身心俱疲,锐气全消,孤立无援。

晚年奕??1?身体欠安

自从咸丰十一年(1861)与慈禧联手扳倒八大臣以后,奕??就入值军机处,这一做就是二十余年,内忧外患的国家政局,使得奕??几乎没有片刻闲暇。光绪八年,长期的劳累奔波,日积月累,奕??的身体健康状况迅速下降,经常感觉倦怠。八月以后,更是感觉身体不支,有时甚至几天不能入值军机,且经常便血,无奈请长假在家养病。十二月初一日(1883年1月9日),鉴于奕??病情无法在短期内恢复,总理衙门许多事亟待处理,慈禧太后正式谕令李鸿章代理该衙门有关外交大事。次年二月(1883年3月),奕??病愈,但仍精神不振。慈禧召见,见其依然难堪繁巨事务,于是又赏假一个月,让他安心调理。直至该年六月(7月),奕??才重入军机。而此间正是法国不断在西南边疆挑起事端、朝野上下&ot;战&ot;&ot;和&ot;难决的时候。

2?锐气全消

奕??在与慈禧二十余年的合作中,对于慈禧的专断擅权、阴险毒辣的领教,早已非止一二。每一次的挫折都使他的锐气有所消磨。同治初年,奕??意气风发,大有挽江山于既倒的胆识与魄力,朝野上下好评如潮,&ot;恭王任事,委权督抚,朝政号为清明。颇采外论,擢用贤才能,待达者不为遥制&ot;(《祺祥故事》)。然而,奕??势力的异军突起,使慈禧无法容忍,于是就有了慈禧在同治四年以日讲起居注官蔡寿祺参劾为口实的全力打压,不仅削去了&ot;议政王&ot;的名号,而且还致使骄傲的奕??经历&ot;双膝跪地,痛哭谢罪&ot;的蹉跎。同治十二年,又因在同治帝重修圆明园的问题上拍案而起,被同治帝削去王号,罢免本兼各职。虽经两宫太后做主,撤销了处分,仍主持军机,但鼎力任事的魄力已远不如任事之初,凡事多有回避,很少建言。

第65节:置换军机(4)

3?孤立无援

光绪七年,慈安暴病身亡,两宫垂帘骤然变成慈禧独裁。虽然慈安生前,朝政的掌控也是慈禧为主,但毕竟有慈安的牵制,慈禧还有所顾忌。伴随着慈安的故去,奕??势单力孤,更不敢轻易与慈禧面折廷争。

中法战争爆发前后,他对言战颇感犹豫,对言和又颇多顾忌。遭受多次打击和大病初愈的奕??此时尽量保持少言说的态度,不断揣摩慈禧的意向。当他觉得慈禧似乎以妥协、议和为得策时,就在各军机大臣们主战的情况下,仍&ot;不欲轻言战&ot;(《清史稿》)。当光绪九年九月(1883年10月)底,在国内外主战的强烈呼声下,慈禧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的时候,奕??也随之附和&ot;言战&ot;。然而,他对中法战争的犹豫不决和对慈禧的一味应付,终于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和慈禧的愤怒。奕??似乎也感觉到了慈禧的不满,为讨好慈禧,奕??为半年后慈禧寿典一事煞费苦心,企图博得慈禧的好感。

《翁同龢日记》载:光绪十年三月初四日(1884年3月30日)&ot;恭邸述醇邸语请旨,则十月中进献事也(为慈禧祝寿事),极琐细不得体。慈(慈禧)谕谓本不可进献,何用请旨,且边事如是,尚顾此耶。意在责备。而邸(恭王)犹刺刺不已,竟跪六刻,几不能起&ot;。

此时的奕??已经完全没有了昔日的果敢与睿智。

对于嗜权如命的慈禧而言,从肉体到心灵,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都是由权力所组成的。来自于任何一方的挑战,乃至于一丝一毫的碰撞,都会引发她的全力反击。即使是潜在的力量,她也绝不姑息。更何况奕??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慈禧都把他视为权力的威胁,她岂能姑息?慈禧缺少的就是借口和机会。光绪十年初,中法战争连续失败,朝野舆论哗然,慈禧找到了难得的借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