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多干一点活好说,但节约问题却要复杂得多。茅台酒厂领导领会了&ldo;多快好省&rdo;的精神,决定改革工艺,探索新法酿酒,以好换省。所谓新法酿酒,就是采用二锅头的酿酒工艺。实施新法酿酒之后,1955年,茅台酒增产节约大见成效,斤酒粮耗下降到了25斤。但不合理的&ldo;节约&rdo;却使产品合格率降到了125。
面对这种局面,张支云等酒师们对&ldo;新法酿酒&rdo;提出了异议。但酒师毕竟只是一个技术工人,他们的职责仅仅局限于在技术上的把关,根本扭转不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大局,面对现实,他们无可奈何。
1956年,中央高层领导对茅台酒的质量严重不满,提出了批评。朱德总司令拨通了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周林(贵州仁怀人。1932年10月参加革命。 1936年入党。1950年6月任贵州省委常委。1951年11月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11月任省委第2副书记,省府副主席。1954年12月任省委书记,省府副主席。1955年2月任省委书记,省长。1956年7月任省委第1书记兼省长。1960年9月兼西南局书记处书记。)的电话,批评周林说:&ldo;你们不要片面强调增产节约。节约一度电、一吨煤、一吨水,也是增产节约嘛,不要在茅台酒的传统工艺上打主意。一定要按传统工艺,一定要保证茅台酒的质量,不能损害茅台酒的声誉,这是政治性的任务。&rdo;
1956年4月,轻工部食品工业局局长杜子端带队来到贵阳,和贵州省工业厅共同组建了&ldo;茅台酒总结工作组&rdo;。 工作组在茅台酒厂的配合下,总结了前期茅台酒厂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出了当时茅台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ldo;积极恢复原有工艺操作,以提高质量为中心&rdo;的先进生产者运动。在通过对茅台酒厂生产总结的同时,把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对新法酿酒有看法的老酒师们请出山,包括郑永富这个因被认为有历史问题而迟迟不能进厂工作的荣和烧房掌火师都被叫回到厂里,请他们主持恢复传统工艺。
整顿中,在杜子端的主持下,张支云、郑银安、郑义兴等酒师们一起整理出了茅台酒《十四项操作要点》。《十四项操作要点》使茅台酒传统工艺第一次用文字系统而明确地记载下来,初步完善统一了茅台酒传统的生产工艺,为茅台酒市场的不断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由于《要点》是酿酒大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技术性、操作性堪称一流。
《十四项操作要点》得到了工作组领导和厂领导的高度赞赏,成为了茅台酒厂的第一部生产管理制度。
这次整顿把茅台酒厂从增产节约的误区中拉了回来,政治的紧箍咒被扔到了一边,老酒师们心情舒畅地进入生产现场,找回了他们熟悉的脚踢手摸的茅酒气场。酿酒大师的威严又一次被竖立起来,他们终于依靠自己的智慧改变了当时的历史形势,管理第一次战胜了政治,播下了一颗中国式企业管理的种子。
当然,政治形势是左右全国大局的决定因素,茅台酒厂第一部生产管理制度的诞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没有高层领导的干预,也是出不了台的。
1957年,厂里为了解决人背马驮搬运原料和成品酒等笨重劳动问题,改用了独轮车,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同年利用国家投资的130万元,进行了制酒、制曲、粮库、酒库和化验室等方面的改造建设。这一年茅台酒的年产量增加到283吨,较建厂前增长了4倍多。
☆、大跃进
大跃进
茅台酒过去一直是在国内销售,从1953年开始向香港、澳门出口,出口量由最初的几吨,逐渐增至1957年的50吨,由于质量上乘,受到国际市场的好评和欢迎,但在市场很不规范的国际市场上,茅台酒被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外商所侵害。1956年茅台酒厂为了有效地打击国外一些商人仿制假冒茅台酒的不法行为,先后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办理了商标注册手续,保护茅台酒的合法权利和国际声誉,使茅台酒出口贸易得以正常进行。
1958年,党中央根据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通过了&ldo;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rdo;的总路线。全会结束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广泛发动下,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迅速席卷全国。遵义地区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生产实现大跃进,工业生产也要在大跃进总路线的指引下创造条件实现大跃进的口号。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茅台酒厂走马换将,郑光先出任了茅台酒厂的党委书记、厂长。
郑光先出生于黔北门户桐梓县花秋木堰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苦受难。遵义解放以后,他就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新生政权的建设上。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粮食工作队工作。并在组织的安排下,到贵阳银行干部学校进行深造,毕业后被分派到仁怀县工作,先后担任银行行长、供销社主任和商业局长。
郑光先上任伊始,首先对全厂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根据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开始加强茅台酒厂的企业管理。首先制定了1858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抓好劳动竞赛,在劳动竞赛中,要求把增产节约放在首位;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困难,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