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透露亨利&iddot;基辛格和尼克松在这些谈判中扮演好家伙和坏家伙,也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也许用一个挥大棒一个捧萝卜来比喻更贴切。
但是,基辛格的谈判对手‐‐越南劳动党的政治局成员黎德寿却更精明,他毫不匆忙,他会对着基辛格微笑,从不说是,也决不说不。
就美国卷入越战漩涡最后陷入泥潭的另一个心理因素,那就是谋取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它的基本理论就是&ldo;多米诺骨牌效应&rdo;,这是美国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根据二次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共产党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而提出来的。它仍然是35届总统肯尼迪、36届总统约翰逊、37届总统尼克松恪守的神圣信条。相信越南的丧失将导致东南亚半岛其余国家和印度尼西亚走向亲共轨道或并入共产党阵营。
这样,美国就把自己推上了危崖绝巅,处在了明知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的两难境地。
维护美国的威望,保持美国力量的可信性,这是美国在越战中不断升级的牵引索,不惜代价维护面子成了重要的战争目的,麦克瑙顿曾经有个辛辣的分析,他说:美国在越南的目的70%是避免丢脸的失败;20%是不使南越及其邻近地区落入中国人之手;10是使南越人享有较好的生活和自由。……美国最怕的是让人们看到一个地球上最强盛的国家却败在一小批游击队手下。
在白宫的决策者来说,美国强大的声望是世界秩序的支柱,这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为了声望,必须投入更大的力量,在投入更大力量后遭到失败。就更损害威望。就像一个世界级拳王跟一个小孩搏斗,败则蒙辱,胜亦无光。
这种状况,在美国介入越战之后,似乎就有人预见过,在最高决策层里,每到关键时刻,也都出现过要求战争降级及早脱身的呼声。但和民众的反战情绪不同,都表现得不够坚决。
也许约翰逊离职后的愤慨道出了当权者的真正隐衷,他说:&ldo;我知道,如果从我手里丢失了南越,国内就会出现无休止的争论,就会要我对此负责,就会动摇我的总统职位。……我知道,从共产党人接管中国的那天起,杜鲁门和艾奇逊就丧失了行政能力,如果我丧失了南越,对我来说就是一场灾难。……&rdo;
也许这就是症结所在。
(三)宁肯接受这个大&ldo;诡计&rdo;!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六
美国为了让南越共和军接过地面战争,发动的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入侵,被军事分析家布莱恩&iddot;詹金斯称之为&ldo;第一流的灾难和第一流的愚蠢,他们无论在战术上或是战略上,并没有从前几年的越战中,吸取一点儿教训!&rdo;
尼克松对此失败非常沮丧,他派亚历山大&iddot;黑格去调查原因。黑格向总统报告说:&ldo;单靠无能的南越政府军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的,如果由美国组织实施指挥作战,将是一次成功的行动,原因是我们脑子里有了&ldo;战争越南化&rso;的概念,放弃了积极指挥。&rdo;
黑格的报告,一方面暗指国防部长莱尔德督战不力;一方面证明没有美国部队大量投入,&ldo;越南化&rdo;决不会成功。
那么,如果白宫早已知道越南化政策并无希望,而是出于从越战中脱身的考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跑政策。南越总统阮文绍也指责美国想洗手不干,离开越南,这不是政策上的错误,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错误的政治选择。……
但是,正在面临大选的尼克松,他考虑的不是阮文绍愤怒的抱怨,而是选民们需要什么。
尽管不少政治、军事评论家说。尼克松本应该一上台就可以按现在巴黎和谈的条件结束越南战争,而他却使战争枉自拖长了4年。可是,他幸运的是在他任期内,毕竟给美国公众以和平的希望,选民们认定,尼克松不久就可结束这场旷日持久令人痛恨的战争。所以他们面对着和平的曙光投了他一票。
在南越总统阮文绍最为痛苦的时候,尼克松以607%的多数票取得了竞选的胜利。在当晚共和党庆贺他连任的时候,他高举双手成v字形表示了他内心的狂喜之情。
尼克松在戴维营准备他的就职演说,既然总统宝座已经坐稳,他就可以从容地对北越和南越双方施加压力,他通过基辛格对驻在巴黎的黎德寿说:&ldo;如果谈判完全破裂将导致求助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rdo;在此同时,西贡的阮文绍得到通知说;&ldo;如果他不答应巴黎和谈提出的解决办法的话,美国所有援助将完全停止!&rdo;
然而,北越人并不相信尼克松的和平诚意,那些和平的许诺是竞选时说给选民们听的!果然,11月20日基辛格悄悄回到巴黎继续与黎德寿会谈,为了满足阮文绍总统的要求,列出了60个要求改变和澄清的问题单子。显然,尼克松一旦重又坐上总统宝座后便有恃无恐了,他不必再为选票而让步。结果,12月13日会谈破裂,理由是&ldo;北越人不断提出新条件,是要打公众舆论的招牌,在巴黎垒起障碍,除了中断谈判别无选择!&rdo;
5天之后‐‐12月18日,圣诞节轰炸提前实施,那确实是倾尽全力地疯狂的一扑,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是不是尼克松在当选总统之后,在戴维营想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