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降将高延寿见此情形,献策道:可移兵进攻乌骨城(今辽宁凤城以南),乌骨守军薄弱,大军可朝至而夕克。然后麾军南下,平壤即唾手可得。群臣诸将基本附和这一意见,但长孙无忌出于谨慎却极力谏止,他也是怕扔下安市将来会腹背受敌。
这次唐军若绕开安市,动作快一点,平壤估计就得自己先乱了营,不战而下也未可知。但是天子督师,唐诸臣众将谁都有一份无形的心理压力,就怕出危险。结果几次良机都这样被错过。
当日午后,安市城中忽然传出猪叫鸡鸣声。众人不解,太宗却料定高丽军今晚可能可能会来袭营,这是在杀鸡宰猪犒劳敢死队。于是唐军做了充分的备。夜半,果然有高丽兵数百人缒城而下,太宗一见,跃马驰至城下,麾军急击。高丽兵死数十人,其余的只得退回城中。
第二天,太宗又令江夏王李道宗发动士兵在城南筑土山,以逼近城内,作为发射点。城内守军也加高城上的建筑,双方较上了劲。如此,唐军筑山昼夜不息,先后历时60多天,用工50多万人次,山顶距城已不远,而且居高临下。李道宗派果毅(官职名)傅伏爱领兵驻扎在土山顶上,以防敌人袭击。
谁也没想到的是,由于土山太高,屯兵过多,结果突然塌下,压倒了城墙一角!
这是征高丽一役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刻。太宗的梦想,就断送在了这一刻。
本来这是唐军突入城内的绝佳时机。但是唐将傅伏爱擅离职守,土山附近的唐军群龙无首。高丽守军数百人反而从城缺处杀出,占据了土山,在四周挖堑壕而守之,唐军竟无可奈何。
太宗大怒,将傅伏爱斩首示众,下令一定要夺回土山。然而连攻三天,寸土未得。
李道宗犯了大错误,吓坏了,赤脚走到太宗旗下请罪。太宗以其破盖牟和辽东之功,特予赦免。但也有人说,失职的应该是李道宗,他没有做好防备城内守军反突击的部署。而傅伏爱当时已经尽了力量率兵抵挡,只是因为土山上唐兵太少而未果。
战事就这么成了胶着状。一路破城而来的唐军,此时受阻于安市,如出峡之水渐渐失了冲击的势头。时间拖了快一个半月,进入了九月。辽东寒霜早降,草枯水冻,严冬将至,已不适于长期作战。加之唐军的军粮将尽,人马也难以久留。
在万般无奈之下,太宗遂于九月十九日做出此行最英明的一个决定:班师。
这场轰轰烈烈的征高丽之战,从三月自定州出发,至此,历时已半年有余。
端的是,辉煌序幕‐‐眩目高潮‐‐黯然收场。
回师前,太宗考虑到安市守将杨万春抵抗得也很不容易,特赐绸缎百匹以示嘉许。而杨万春则登城拜谢,遥送唐军返乡。
这又是:庄严的开头‐‐滑稽的结尾!
归途上,霜色千里,满目苍凉,不知疲惫的唐军将士们有何感想‐‐
这一仗,究竟是打胜了还是打败了?
清点战果,这次东征,唐军共攻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10城,迁徙辽、盖、岩三州(即攻克辽东、盖牟、白岩后新置州郡)居民7万人入内地。在几次战役中,共斩首4万余级,俘敌10万人(都发给口粮打发回家了)。又获牛马各5万以及大量粮食。
而唐军自身战死仅近2000人,堪称奇迹。只是战马损失较多,大概死了十之七八。在撤军途中又不幸遭遇暴风雨,&ldo;士卒沾湿多死者&rdo;,具体损失是多少,未计。
史载,太宗征高丽不如意,深悔之,叹曰:&ldo;若魏徵在,不使我有此举也!&rdo;
关于这个战例的成败得失,千年来可谓议论不休,而且于今为烈。这里稍作分析。
这次出征,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争目标,那么失误到底有哪些?
第一当然是轻敌。隋炀帝倾全国之力征伐高丽,劳民伤财,固然不对,但唐太宗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派兵太少。陆路大军为进攻主力,却仅有6万,一路留下来维持后勤保障线和守卫所占城池的,占去约1万。唐的大国军队优势,在具体战场上则变成了兵力上的弱势。以至于在安市一战中,两次都不敢下决心绕城而过。
第二是水陆两军未能进行有效的战略配合,且水军战果太少,仅攻下一座卑沙城(亦在今辽宁海城),此后便&ldo;耀兵于鸭渌水&rdo;,建安城也没能拿下。对敌构不成实际威胁,无助于主力突进。
第三是一线大将用人不当。因太宗怜惜名将李靖年纪太大,没有叫他随行,唐军少了一员猛将。据说,李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ldo;全能将军&rdo;,适应各种类型的战争。唐军长于野战,但在攻坚战上略逊一筹,而进入高丽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攻坚战。至于水军的那个总管、刑部尚书张亮,据说基本就是个胆小如鼠的废物。
第四是皇帝押阵反而导致束手束脚。太宗本人在历次战事中,一向敢于行险,但这次他并不是实际统帅,还带了整个&ldo;智囊班子&rdo;去,结果造成了决策犹豫。文臣武将都有怕担风险的顾虑,不敢出奇兵直袭平壤,只能以己之短(兵少路远),攻其所长(城坚地险),最终为坚城与气候所阻,未能实现战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