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恨裴炎的张狂!
‐‐你到底还是个臣子,我们家的事你少管!
裴炎看到皇帝发火,害怕了。这笔帐,将来要让我还怎么办?他没有别的办法,转身就把此事禀告了太后。
武则天闻报,也大吃一惊:这个李显,太没有城府!如此任性,怎能做一国之主?
她是一个很警觉的人。在中宗的话里,有借外戚以自重的意思,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她不能不认真对待。
经过考虑再三,她决定废帝!这第三&ldo;摘&rdo;的决心很不容易下,因为前面的两摘,舆论就已经很大。现在高宗不在了,&ldo;三瓜&rdo;刚坐满一个月,再次下手的话,宗室、朝野会怎么讲?
舆论狂潮能不能顶得住,出了大乱子能不能应付得了?
放到别人身上,也许会举棋不定。
但武则天办事果决,她想好了就干‐‐风险固然有,总要比养虎遗患强。就冲着中宗的那句话,他小崽子就不可一日为君!武则天想好之后,就把裴炎找来密议。恰好裴炎也有此意。他想废掉中宗,是公私两方面的因素都有。
两个人为此策划了一段时间,将所有部署逐一安排好,废黜中宗的&ldo;太后令&rdo;也由裴炎起草好了。
就等着看戏吧,各位大人!
如果说,裴炎在一个月前奏请太后问政,是一时糊涂,那么这次他与太后居然密谋废立,那就决不是糊涂了。利益所致,鼠目寸光!我们真是无法断定这位老先生在想什么。
高宗有遗诏,明令&ldo;王公卿佐,各竭乃城,敬保元子,克隆大业&rdo;。裴炎作为唯一顾命大臣,即使有异议,也要尽量扶一扶中宗这阿斗再说。高宗尸体骨未寒,就公然违背最高指示,那是死人活人都对不起的。
也许他深知中宗是个昏人,不足以当大任,维护中宗就等于毁了大唐,与太后专权比起来危害更大;也许他还看不出武则天专权的发展方向……总之,他不仅没有按照高宗的意图充当嗣皇帝的保护者,反而&ldo;开门揖盗&rdo;,把历史生生扭了个方向。他忘记了:能谋废立的臣子,脑袋一般都不会稳,除非他想篡逆!
因此,后世对他与武则天合谋的动机,有过如下分析:一、真有篡位野心,只不过没料到武则天比他强硬得多,结果他成了为人作嫁。二、他确实是李唐死党,废中宗是因为他怕大唐天下落入韦后一族手中。三、他只是贪恋权位,参与废中宗是为了防止相权被削弱,或是希望自己看好的李旦能当上皇帝,以加重自己的分量。
我的意见,前两条都有些极端化,可能性不大。想篡逆,裴炎的条件还远远不够,他不至于狂妄到那种程度。怕韦后干政,也不必把皇上就给废了,况且太后干政同样对大唐不利。所以极有可能就是贪恋权位,想扶起有书生气的李旦,自己好扬眉吐气。只不过他错了一点,就是小瞧了武则天的能量。
他哪怕是能预见到几个月后的事态,情况也会大不一样。
人,就怕钻进了思维的死胡同!
双方密谋了近一个月之后,大幕拉开。
二月初六日,太后在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召集百官开会。
这个紧急会议,开得有些蹊跷:一是自打显庆二年(657年)五月起,因天下无虞,皇帝就是单日上朝、双日休息了。初六是双日,如何要突然上朝议事?二是这天上朝的地点,是在用于大朝会的乾元殿,似是有非常之举。
中宗与百官到会场一看,情况确实有异:负责左右羽林军的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竟然带了兵入宫警戒,现场总指挥是裴炎和曾是北门学士的中书侍郎刘祎之!
大殿里刀光耀目、铠甲鲜明,一派肃杀气氛。
这是要干嘛?
中宗和百官都在闷葫芦里,面面相觑。
只见裴炎出班,高声宣读&ldo;太后令&rdo;:嗣皇帝昏庸无德,不能为一国之主,着废为庐陵王,恢复李哲原名。念完,立刻命卫士扶中宗下殿。
中宗表现还可以,并没被吓傻,在这紧急关头抗声问道:&ldo;我何罪?&rdo;
帘子后,传来太后的威严之声:&ldo;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rdo;(《资治通鉴》)
李哲顿时就没了话说。押下殿后,被幽禁在别殿,韦后和皇太孙李重照也同时被废,其余韦氏家属流配岭南。‐‐天下暂时轮不到你们韦家,先尝尝荔枝去吧!
在大唐宫廷史上,这是继玄武门之变之后的第二次成功政变。不同的是,玄武门是以弱胜强,流了血的;而这次是以强胜弱,兵不血刃。
太后这次的成功,首先是笼络住了宰相集团;具体参与其事的裴炎、刘祎之、程务挺、张虔勖等大臣都具有浓厚的李唐色彩,所以没人敢说这是武氏政变。其次是抓牢了近卫武装;左右羽林军都是成立时间不长的禁军,太后没忘了把这两支武装牢牢控制在手里,急需时,就能做到刀剑出鞘,而中宗仅有一个皇帝名号是不顶用的。三是抓住了对方的致命短处‐‐政权归属问题岂能戏言?说你不够格,你也不好反驳。
此外高宗遗诏中&ldo;兼取天后进止&rdo;这含糊的一条,也给了她一定的法理依据。
她的突然出手,成功几乎是没有悬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