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崔瑛确实没难度,可以证明地方奏报属实。
农事上有陈彭年的报告,也不必崔瑛说些什么。
&ldo;你这张糙稿挺有意思,你为什么说国家最重要的是中庸?&rdo;
此时四书中的《大学》与《中庸》还没有被单独拎出,依然还是《礼记》中的一篇,陈抟老祖的阴阳鱼还没有传播开来,儒释道三家合流还没有开始,人们对于适度的认识并不够。
&ldo;天生万物,万物法天,则万物有共通之理。譬如一人,身陷流民之中,三日不得食。县尊大人开仓放粮,日食五升,必然腹胀而亡,需要从饮粥起慢慢调养,身体才会好。每日吃得不多不少,恰如其份,这就是中庸了。&rdo;崔瑛简单地阐释了他的哲学观点,同时也对教育的作用、工匠商人的价值等问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还顺便点了一下阶层固化的坏处。
&ldo;你觉得范坦、楚霄、成寅是什么样的人?&rdo;柴荣的问题一问出口,崔瑛就是一愣,说是让评价别人,其实评价别人的过程也让人们认识了你,要不卑不亢、要有礼有节,还不能太软弱、不能太假,这种问题真挺棘手的。
崔瑛想了一想,才慢慢说道:&ldo;范坦率真,醉心绘画,不喜俗务;楚霄自恃其才,不思进取;成寅用心,而世界上最怕的就是&lso;专心&rso;二字。&rdo;
&ldo;此子煌煌然有君子风,见事也明白,是个好苗子。在吕蒙正回京前就让他先住你那儿去,他挺合适当永岱的学伴的。先让他和永岱处着,等方术斋的人手召齐再安排他其他差事。&rdo;崔瑛在绞尽脑汁回答皇帝和宰相问题时,皇帝已经和太子商量好了他的去处。
&ldo;庐州崔瑛,品性端良,数算精湛,为神童科甲等。封翰林院讲读,任齐国公侍读。&rdo;崔瑛回答完问题,刚刚回到住处,翰林学士到崔瑛面前宣了旨。
都不用打听,光看周围人一水羡慕的眼神就知道这是个极好的位置。齐国公就是当今太子柴宗训的嫡长子柴永岱,当今圣上前几个儿子都被后汉隐帝所害,柴宗训是皇后唯一的孩子,太子之位极为稳固。
而作为太子嫡长子的柴永岱据说聪明好学,深得父祖的喜爱。更好的是,如今太子孩子不多,庶出的都是女孩儿,可以说,齐国公伴读一大半可能是未来的天子近臣了。
崔瑛对政治是抱有相当戒心的,打定主意继续谨言慎行,先熬到义爷回京再做打算。
第16章东宫
神童科考试一天结束同一天结果都出来了,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有崔瑛、王偃和一个住在另一个院子里名叫柳方的少年,崔瑛以书数策具佳,品行端良得授;王偃以精擅诗赋,家世高华得授;而那个叫柳方的少年则是因精通百工,巧思善学得授。
乙等的有痴于画技的范坦、长于诵读的成寅、擅长数算的卫十六,朱钤和张翼及另一个院子里的另外三人也都在其中。丙等选了十六人,都是由州府选派上来的人。而楚宵及其他十来个人都以学艺未精的理由落选,赏布帛银两遣送回乡了。落选的生员皇帝专门颁下谕旨,令州府官员不得慢待轻侮,教与敦厚长者居,令其专心治学,年岁稍长后再选入京中应科举考试。
崔瑛本来想甲科三人如果都住在东宫的话,好歹王偃与自己是相熟的,另一人一打听就知道是那种特别典型的工科男孩儿,醉心研究,认真规矩,情商不算特别高。崔瑛本身学的是计算机,论起来也是工科男一枚,相信相处起来并不艰难。
然而现实有点残酷,王偃本来就是先枢密使的孙子,家里父兄都在当官,亲爹就在京城住,根本不需要住到东宫;而那个柳方家是山东巨贾,生意铺得满天下,所有才以钱让自己独子折腾学习各种手艺,当家的一听自己宝贝儿子能给皇孙当侍读,连夜在离东宫一条街的地方砸重金买了一套宅子,也压根不用住东宫。
崔瑛本来想推辞一下,住到吕龟图家,然而陈彭年悄悄暗示崔瑛,吕家内帷不修,根本不得皇帝待见。早年让吕龟图任起居郎是给河东大族的面子,白养闲人,后来是不想牵连有宰相之材的吕蒙正,所以就让他这么混着了。
崔瑛:……干爷爷你到底做了什么,搞得老婆不喜,上司不爱的。连孙子的同学要住在你家里都怕受到污染?
新科的神童们甲等授翰林院讲读,任齐国公侍读;乙等授翰林院检校,入国子学学习;丙等封校书郎,入四门学学习。家远者给假三月,家近者即日到任。甲等即日授职赴任。
接到任命之后,家人在京的孩子们都离开了礼部给定的宅子,和家人们住了,只有崔瑛、楚霄等零星的几个人还留在这座楼宅务专门腾出来的宅子里。
&ldo;崔瑛最会装了,&rdo;在别人恭喜他的时候,楚霄在一旁假装小声地同另外两人落选的人说:&ldo;先认知县当干爹,巴结出一个名额来,又攀上户部家的卫十六,果然卫十六最后没争过他。明明三甲应该一样,偏偏就他能住进东宫,还不知是怎么计算来的呢。&rdo;
&ldo;楚霄,信口雌黄地过分了啊。&rdo;卫轩正好带着几个家仆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听到这话立即顶了上去,&ldo;没根没据地瞎说什么呢。&rdo;
&ldo;我说什么了?崔瑛都心虚地不吱声,你这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呢。&rdo;楚霄叫嚣道。
&ldo;阿瑛,你看你果然是人善被人欺了吧。&rdo;卫轩非常不高兴地坐到崔瑛身边,&ldo;你装没听见有意思吗?这不是败坏你名声吗?&rdo;
&ldo;他败坏的是他自己的名声,&rdo;崔瑛笑着对卫轩说:&ldo;我小时候先生就讲过一个故事,从此我就不再以恶意揣测别人了。&rdo;
&ldo;什么故事?&rdo;卫轩知道崔瑛有一肚子的小故事,迫不及待地坐近。
&ldo;等等,阿瑛要讲故事,算我一个。&rdo;王偃挥挥手示意下人去收拾东西并嘱咐道:&ldo;阿瑛帮我抄的那两轴诗一定要仔细收好,不要弄折了。&rdo;
崔瑛无奈地笑笑,&ldo;先生说他早年有两个朋友,一个叫东坡居士,一个是佛印和尚,有一天先生与佛印和尚去东坡居士家里玩,东坡居士问佛印和尚:&lso;在大师眼里我是什么&rso;?&rdo;崔瑛沉下嗓子,模仿成人的声音,&ldo;佛印说:&lso;在我眼里施主是佛祖金身&rso;。东坡居士心里高兴,但瞧着佛印如弥勒一个大肚能容,便开玩笑道:&lso;可是我看和尚却像牛屎一坨呢。&rso;&rdo;
&ldo;哎呀,这个东坡居士实在是太可恶了,他怎么这么说他朋友?&rdo;卫轩着急地说。
&ldo;我还没说完呢,先生告诉我,这其实是一场佛家的辩难,胜利者是佛印和尚。&rdo;
&ldo;咦?为什么?&rdo;这下连王偃也惊讶起来了。
&ldo;先生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的人,见什么都佛,那看见牛屎的……&rdo;
&ldo;那就是屎由心生,心里有屎了呗。&rdo;卫轩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眼神轻蔑地瞥了一下还在琢磨这个故事的楚霄,点点头道:&ldo;果然是心里有屎了。&rdo;他重重地在&ldo;心&rdo;字上咬了一下重音,&ldo;所以看别人才都不是好人。&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