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贺贻孙和尹新携家眷登上义勇军运送物资的船队前往杭州。贺贻孙和张煌言惺惺相惜,告别时两人约好经常书信往来。临别时,张煌言道:“子翼去了杭州,多跟张肯堂大人学习,虚心请教。”
贺贻孙想起好友的殷殷嘱咐,心里充满了温暖。尹新道:“子翼昨日过了桐乡县,今日下午能到杭州府否。”
“尹兄今日已经问过三遍,真是急不可耐。”贺贻孙笑道,“桐乡县离杭州府一百五十里,今日肯定能到。”
申时(下午3点),船队抵达杭州拱振桥大同街码头。码头上一名义勇军战士问道:“贺贻孙、尹新两位及家眷在船上吗?”
贺贻孙和尹新下了船,来到义勇军士兵面前。贺贻孙拱手道:“我就是贺贻孙,旁边这位是尹新。不知军爷找我俩何事?”
义勇军士兵给两人敬了一个军礼,高兴道:“总算等到两位先生了。在下是郑五公子的亲兵,奉五公子命令在码头等候两位先生。并带两位先生及家眷,前往住宅安顿。”
贺贻孙和尹新心里十分感动,郑袭百忙之中,还关心自己此等小人物私事。两人一揖,异口同声道:“多谢郑五公子关心!有劳军爷费心。”
义勇军士兵道:“请两位先生家眷下船,和某一起前往住处。”
……
郑袭是五日前收到郑兵的信,郑兵讲了两个多月来的经历,特别在赣州受挫,以及吉州剿匪的经过。郑兵在信中提到,湖南、广东、福建、浙江以及安徽南部山区棚民较多,严重影响各地的治安。必须全力将棚民纳入管理,最好移民。因为山区生存困难,管理更困难,容易出现权力空白,滋生匪盗。
郑兵在信中又言,此方法贺贻孙首提。贺为了解,以及找到解决匪盗的方法,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永宁(井冈山)。此人有胆有识,品行端正,誓不仕清,乃国之栋梁,望公子优待。另一人尹新,乃贺贻孙好友。观其行事干练,品性亦佳,请公子考量。
郑袭收到郑兵信后,立即和张肯堂商议。两人还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迫在眉睫需要解决。郑袭决定等贺贻孙来了杭州以后,听听他的意见,再做打算。
……
离结婚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郑宅房屋已经装修一新。一些亲戚朋友,陆陆续续来了杭州。叶薇儿父母是昨日来的杭州,今日叶薇儿陪父母逛西湖去了。郑袭回到家里,只有馨宁在家。其余的人,今日去了灵隐寺进香。
馨宁道:“五公子今日回来得早,姐妹们去灵隐寺进香了。”
郑袭将她拥在怀里,“馨宁姐姐今日为何不去?”
“妾身还有文件没整理完,没有时间去。”
郑袭亲了她一口,“一个人整理文书太辛苦了,明日叫可儿姐帮你忙。”
“嗯!妾身听五公子的。”
“岳父和岳母大人何时来杭州?”
王馨宁道:“爹爹公务繁忙,可能会来的晚一些。爹爹在信中言,母亲不日随义勇军飞剪船来杭州。”
“嗯,馨宁姐也有一段时间没见岳母大人了。她来了,馨宁姐多陪陪她。”
王馨宁“嗯”了一声,靠在郑袭怀里,享受温馨的两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