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市东松花江中下游大雁岛。
六四年五月下旬。
松花江岸边新搭起来的撮罗子旁边,四架马车停在草地上,四匹膘肥体壮的猎马,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啃食着青草,九条猎狗卧在撮罗子前边,四个人在忙着制作桦皮船。
桦皮船是中国北方渔猎民族以桦树皮制成的用于渔猎生产及水上交通运输的工具。满族称“威乎”,鄂温克族称“佳乌”,赫哲族称“乌末日沉”。
桦皮船是采用纯天然材质的桦树皮纯手工制作而成,由船、船桨、小鱼篓三部分组成。船体长约两丈,两端尖翘,船体轻便,一人既能搬运使用。
桦皮船用樟木、柳木做骨架,外用松脂将桦树皮粘在骨架上,用桦皮做船底和船帮,外涂以松脂,以防漏水。木质船桨是由高级技师雕刻而成。桦皮船是靠人力划桨来推进的。一只桦皮船可使用二到三年时间。
桦皮船具有以下特点:桦皮船船型特殊,船身狭窄细长,两端尖翘,中间宽。船体长约两丈,中间最宽处约二尺,高二尺半左右。
赫哲族传统桦皮船船身长约六米,高约八十厘米,宽约七十厘米,两端尖细,船头稍向上翘起,船体一人就能扛走,能载重三百公斤左右,水上划行轻快无声。
鄂伦春族传统桦皮船长约四米,两端上翘。,桦皮船船体轻,一人即能搬运使用。桦树皮质地柔韧、颜色柔和、防腐耐潮、经久耐用、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
不到一天时间,四个人就制造好一只桦皮船。两只船桨,装载十数个四方体形状的网笼子。
下午早早就饲喂好马匹、猎狗,猎人也早早吃饭后就睡觉了。
每月下旬最初的几天,当下弦月升起了的时候,是半夜凌晨一点左右。
有一句农谚:“二十四五月黑天,月亮出来去耕田,灵活老汉当一晌,憨憨农夫死地边。”
大意是最近几天月亮升起来到天明时,最少是有半天时间。农民起早干活时必须及时休息,因为到天明的时间还有很长很长。
桦皮船的载重能力一次最多坐三个人,第一次把乌恰儿和果钦,送到大雁岛上,莫日根摇桨划船回来,将李一帆、藤条筐子、五只猎狗、旧渔网、网笼子送到大雁岛上去。
桦皮船在大雁岛上放下猎狗、莫日根和乌恰儿,两人带着猎狗,拿着旧渔网,慢慢向着大雁岛草地上栖息的大雁群摸去。
李一帆和果钦坐上桦皮船,在芦苇密布的滩涂、河汊、江边、湖边、沼泽地周围,在草丛里昆虫阵阵鸣叫声中,趁着微微的夜风,“哗啦、哗啦、哗啦”地慢慢划开平静的水面,果钦一边划着船,一边寻找大雁在草层里、芦苇荡、滩涂上下的大雁蛋,收集已经孵出的大雁的幼燕。李一帆在月光下一打着手电,一边寻找着,一边用意念大范围搜索,同时,指挥划船的果钦前进方向,收集所有在岸边、草层能找到的大雁窝里,看到的所有大雁蛋、大雁幼崽。
四个小时后,东边的松花江上,朝霞映红了江面,早起的鸟儿高高的飞着,清脆的鸣叫声,让人感到格外的心旷神怡!
李一帆和果钦两人,收集了二百多个大雁蛋,装满了三个藤条筐子。
丝网笼子里,装有一百三十多只小大雁呦鸟,成年大雁也捕捉到了有二十多只,都害怕大雁鸣叫和飞走,只好绑住大雁的脖子、翅膀和双脚。
但是,李一帆的空间里,收集的大雁蛋有三百多个,大雁幼崽一百五十多只,成年大雁六十多只。
天明了,辛苦半夜的两人,驾驶着桦皮船,把船上的收获送到宿营地里。
果钦驾驶着桦皮船回头去接应莫日根和乌恰儿两人。
乌恰儿和莫日根两人拿着旧渔网,在五只猎狗的帮助下,寻找大雁岛上,栖息在大草甸子上的大雁群。
一群大雁一般都是十几只到二十多只,晚上都有放哨的大雁,有资料说晚上一定是失去配偶的孤雁做哨兵,哎,看来,在大雁的生活中,也是有不平等的生存法则存在啊!
大雁岛的草甸子上,找到一群大雁的栖息地,莫日根让乌恰儿看着猎狗,只需要远远的看着,等一会向着大雁栖息地扔一个小泥块,警惕的大雁哨兵立即就报警发出“咦阿咦阿”的鸣叫声,整群大雁都立即醒来巡视四周,仔细检查周围的环境,可是发现啥情况都没有。
大雁群再一次休息了,这时小泥块再一次不期而来,哨兵大雁再一次报警,大雁群再一次集体醒来,四周看看,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大雁群是有头雁的,作为领导雁,接连不断地被惊醒和发现一点事都没有,立即对尽职尽责的哨兵大雁进行严肃处理,哨兵大雁身上最少被领导薅下来几十根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