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陪伴,
好山好景好风光。
此行,
安徽省只去了黄山这一个旅游景点,
半天住在黄山脚下,
一天用来登山。
来也匆忙,
去也匆忙。
有机会再来好好看看这座城。
黄山Huangshan
像一饮而尽的烈酒,五味杂陈~
对于黄山的最初印象,来源于小学的课文于永正所写的《黄山奇石》:
一提起黄山,大家都会想到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
但是我还是喜欢怪石。
你看,冬雪会融化,温泉会结冰,云海会飘散,奇松也会因得病而死去,所以,我喜欢怪石。
有的人来黄山,第一天住在山脚下,第二天徒步登上黄山,住在帐篷里,第三天再徒步下山,在黄山上最美的事情不过是看它的日出和日落。
但是……
我们只有大半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都要赶路,所以觉得跟团旅游最大的的坏处就是时间不自由,还是会留有遗憾的。
到达黄山后,先乘坐玉屏索道上去,大概十分钟的时间,索道高差752米,坐在索道上,在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更在为人类的壮举所感叹,修筑索道的一砖一瓦,都是挑山工一担子一担子挑上来的,是用他们一代一代人的生命和汗水所铸造的。
从索道上下来,需要步行方能到达迎客松景点处,正如我前面所说,迎客松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所以老远就看到了迎客松的景,和,人海,嗯。
黄山的一线天在文殊洞的下方,最窄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一开始和登山的台阶差不多高,越到中间台阶越来越窄,越来越高,刚好还有一些青苔,前面还走着一个小孩,我一边保持着距离,一遍一手扶着绳索,一手拿着自拍杆,冒着生命危险拍了张自拍,记录这自然神力。
本以为登顶了,殊不知只是到了一座小山峰——鳌鱼峰。
在这座峰上,至今难以忘怀的就是:
有游客在自拍选角度,一个转身差点儿把我给撞下山?!
要不是当时我妈及时拉住了我,可能现在我……
不能因为这,就扫了雅兴,拍拍我妈,继续照起来~
步行至光明顶,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并在此设立了黄山气象站以及安徽广播电视台黄山发射台。
一路上,除了跟团的游客和背包客,还有一群默默的平凡人,用汗水更是用生命在行走。
冯骥才老先生所写的《挑山工》,把泰山上的挑山工据实写出,小时候读这样的文章并不能体会到什么。而现在,在黄山上,亲眼所见之后,方能知道生活的艰辛不是你几句话几个字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那坚定的眼神。
他们有的很随和,还让游客去挑他们的担子,据同行的壮小伙儿所述:我根本抬不起来,在平地上都是这样,何况还要登一步一步的阶梯?何况是这么瘦小的男人?
他们有的很避讳镜头,当我要照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说:不要照我,谢谢。
我想他可能误会了我的意思,但我也点点头很尊重的放下镜头,只是将这一幕用文字记录下来。
他们一个来需要四个小时,回就快一些,快的话,一天能够来来回回四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