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恰巧被牵着刘协赶到的李儒看在眼里,心里不禁暗赞一声,好气魄。
&ldo;诸位可还有疑虑。嗯…。&rdo;董卓扫了眼在座的大臣,托着鼻音道。
纵然是心有不满,但满朝文武却不敢表态,但却以无声的沉默抵制董卓。
董卓却不管,只当这些人是默认了,哈哈一笑,伸手从李儒的手中牵过刘协,来到刘辩面前。冷声道:&ldo;弘农王还不快献上冕冠?&rdo;
此时的刘协身穿冕服,满脸的苍白,眼中酝酿着股股水汽,刚才李儒说的明白,要废了他皇兄,立他为帝,要是不从,哼……。三两句话就把他给吓坏了。
&ldo;皇……皇兄。&rdo;咽呜着,刘协低着头,不敢看向瘫坐在御座上的刘辩。
定了定神,刘辩缓缓的解开布绳,拿下头上的冕冠,最后扫了眼或面有愧疚,或低头不敢看向他的大臣们,自嘲的一笑,再轻轻的把冕冠为刘协带上,捏了捏他的小脸,柔声道:&ldo;皇兄是脱身了,只是却苦了皇弟了,这江山社稷如此沉重啊。&rdo;
顿了顿,已经收起心神的刘辩,淡淡的看了眼董卓,又看了眼大臣门,深意道:&ldo;以后要擦亮了眼睛,使劲的盯着,到底谁才是大汉的忠臣。&rdo;
刘辩到底是年幼,这话说的实在太明显,李旁边的李儒冷声道:&ldo;弘农王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rdo;
&ldo;皇弟保重。&rdo;刘辩最后说的凄凉,似乎是再也见不找刘协似的。
也是啊,历来废帝能得到善终的有多少?何况是被董卓这匹夫废的。
&ldo;嗯。&rdo;使劲的点了点头,刘协眼中的两行清泪,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董卓看的有点不耐烦,要是再让他们如此下去,就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了。
想着,向李儒使了个眼色。李儒会意强行牵着刘辩往外走去。
&ldo;陛下莫哭,这位置可不是人人都能坐,该高兴。&rdo;董卓用袖子为刘协擦了擦眼泪,指了指御座,笑道。
&ldo;来。&rdo;笑呵呵的抱起刘协,董卓就这么大马金刀的坐在御座上,缓缓的扫视了眼,除了杨彪这些人外全都一脸愤色的大臣们,笑道:&ldo;皇帝年幼,还不能理政,董卓不才,欲从新设丞相一职,代管朝政,诸位以为如何?&rdo;这话说的漂亮,但却没有交代还政的日期,明显是空头支票而已。
董卓这一连翻的动作可以说是无法无天,彻底的把大臣的脾气给整没了,皇帝都废了,他们还有什么能反对的?
由太傅袁隗、司空杨彪、司徒黄婉等三人带头,诸大臣们一起朝拜刘协。
一场可以说是简陋之极的登基就这么落幕了,其后依旧是一些没营养的事情,大臣们无精打采,刘协则依旧满脸苍白,到是董卓难得的细细听取了大臣们的一些政事上的问题,并一一代小皇帝决断。可谓是意气风发。
这相位的地下虽然有刀有剑,但毕竟是坐下了,就算是被刺的鲜血淋漓,他也得坐着,而且要坐的稳当。
不管世人怎么看,也不管累累的骂名,就是理直气壮的坐了,谁能把他怎么样,哈哈哈…。
因为大多数人心都不在此,所以这次早朝只是捡一些重要的事情说,没多久,就在太监的一声吆喝声中结束了。
看着大臣们陆陆续续的退去,董卓的脸也微微的沉了下来,向门外唤了一声,找来一个西凉小校,让他带刘协下去。根本就没有朝堂上的亲热劲。
你废了人家哥哥,一心一意的想篡夺汉室江山,就算是脸皮上的功夫,董卓都懒得做了。
&ldo;主公,弘农王与何太后那边如何处理?&rdo;正当董卓坐在御座上沉思,李儒快不走到董卓跟前问道。
&ldo;在洛阳找间不错的府邸,再派重兵把守,软禁着就是。&rdo;董卓想也不想道。
&ldo;主公为何心软?当斩草除根哪。&rdo;李儒疑惑的看了眼董卓,劝道。
&ldo;身为臣子,废了自己主君已经够落人口实了,要是再杀了,实在是不吉利,左右不过一个小王爷,养着就是了。&rdo;董卓皱了皱眉头,深深的看了眼李儒,意味深长道:&ldo;有的事可以做绝,做狠,但有事却要留点余地,这不是本……本相心不狠,而是没有这个必要。&rdo;
刚刚才做了丞相,董卓对自己的自称一时还不适应。
有点冒冷汗,又有点欣慰。李儒这些天越发觉得董卓有人君之象了,既信他,又不全信他,作为君主,是正确的。
作为臣子的他却又有点冒汗,董卓是怪他做事太狠?
见李儒这幅表情,董卓到是也能猜上几分,呵呵一笑道:&ldo;文宣也不必多想,本相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rdo;
董卓不想在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顿了顿,于是问道:&ldo;洛阳城的防事可不值妥当了?&rdo;
&ldo;嗯,依主公之言紧闭十二门,决不出战。不过,全守也不利于战事,儒举荐都尉华雄暂且掌管西凉铁骑,随时出城奔袭丁原。&rdo;李儒回道。
华雄?罗贯中吹嘘他是个猛将,但史上却是不显,不过既然李儒举荐那就应该有几分真本事的。
虽然对所谓的出击不置可否,但董卓还是点了点头,算是呐了李儒的意见。